展开频道 收起频道

候鸟天堂引来不法偷猎 武汉鸟类保护亟待升级

新闻中心 > 武汉

2012-03-26 15:05 来源:
【字体:
湖北日报(记者彭磊 通讯员李晖 汤鹏)一只被铁夹夹住的天鹅,吃力地飞向天空……这只网络热传的在汉越冬的天鹅,一度牵动着无数人的心。
    昨日获悉,武汉展开“护鸟行动”,保护在汉越冬候鸟顺利“回家”。

 

    候鸟天堂引来不法狩猎

    3月中旬,森林公安局曾突击检查江城八个大型农贸市场,未发现出售野鸟行为。但这并未让执法者感到轻松。
    作为“百湖之市”,武汉一直以来既是大批候鸟越冬的栖息地,也是众多非法狩猎者眼馋之地。上月初,府河柏泉湿地、白天鹅出没之地,被人布下暗套,并用“呋喃丹”剧毒毒鸟,造成大批野生鸟类死亡,引起全国关注。
    在武汉,野生鸟类遭遇非法狩猎的危险丝毫没有降温的迹象。
    近年来,武汉先后建立了湿地自然保护区5个,湿地公园4个,并启动了投入200多亿元的百湖保护工程。目前,每年有数十万只候鸟光临武汉。据初步统计,目前武汉有345种林鸟和水鸟,其中国家一级、二级保护鸟类38种。
    伴随着越来越多的候鸟迁徙来汉,非法狩猎者频下毒手。据了解,不法者多是将捕获的鸟类运至广东等地,牟取暴利。一只猫头鹰在广东餐桌上卖2000元,非法狩猎者至少赚到1000元。
    “野生动物越珍贵,能赚取的暴利就越高”。武汉市林业公安局人士称,2009年,该市曾一次查获近20只猫头鹰,当事人被判刑10年。
    痛心之余,不少武汉人疾呼:保护鸟类,莫让花钱建成的湿地成无鸟的“死地”。

    鸟类保护亟待升级

    湿地扩大、鸟类增多,除了呼吁百姓爱鸟护鸟外,保护手段是否升级?
    该市森林公安局执法人员认为,不法者偷运渠道更多也更隐蔽,考验政府管理和技术创新。但执法人员感到有些力不从心。据介绍,该市林业公安系统执法力量不足百人,执法往往是被动出击。
    此外,周边居民在湿地范围内挖藕、放牧等生产经营行为与湿地保护存在一定矛盾;日常管护涉及环保、水务、水运、渔政、林业等多个部门,多头管理也亟待破解。

责编:李莉莉

一周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