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频道 收起频道

芝加哥前市长理查德·戴利:内陆城市要学会与世界对话

新闻中心 > 武汉

2012-04-07 05:36 来源:
【字体:

 (长江日报 记者 蔡木子 胡楠  通讯员 刘亮 刘自强)仅仅在参观完武钢半小时后,昨晚8时,稍作休息的戴利先生就准时出现在了会议室。他一身西装、容光焕发,握着记者的手厚重有力。

    戴利来自美国政治豪门戴利家族,自肯尼迪时代到奥巴马时代,家族都是白宫核心成员;他任芝加哥市长22年,是芝城任期最长的传奇市长,而此前其父理查德·J·戴利也治理芝城21年。

    再过几天就要迎来70岁生日的戴利,却没有半点退休的意思。今天,他将正式接受武汉市政府邀请,担任武汉国际城市顾问。

    传奇市长是怎么炼成的?武汉应该从芝加哥身上学到什么东西?昨晚,戴利向记者一一道来。

    “要把城市建设成为智慧的汇聚地、文化的传承地,产生无穷的魅力吸引人们到这里来。”

    “我在芝加哥做了几十年的市长,城市更新无处不在。但我们从不抹掉历史。”

    谈人力

    记者:我们知道,在美国的历次产业转移大潮中,芝加哥都能比别的城市反应快3-5年。武汉目前也在承接沿海产业的转移。对此,你有什么建议?

    戴利:我觉得城市竞争力的关键是要有素质的劳动力,以及他们对工作的态度。当企业决定要设厂的时候,人力资源是他们最关心的。而由于技术在不断发展,产业工人的素质也应该提高,这就要依托当地的教育、培训力量。武汉有很多的高校,在人力资源方面有独特的优势。

    记者:但是,很多武汉毕业生更愿意去北京、上海工作。

    戴利:以前很多芝加哥毕业生也是往纽约跑,那里有更发达的金融业。但是,我们提高了芝加哥的生活质量,这里有更大的空间、更舒服的生活,这些毕业生又纷纷回到芝加哥。以后,中国中部发展的机会更多,我相信有很多人会回来,并且带着他们在北京、上海学到的经验、技能,帮助武汉更快地发展。

    谈私企

    记者:你曾表示,企业是城市发展的关键力量。你觉得在私营经济的发展中,政府应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戴利:我觉得在政府与私营企业之间的关系中,芝加哥是做得最成功的城市之一。在芝加哥的千年公园项目中,芝加哥私营企业贡献了2万多亿美金。除了提供公平公开的环境,让企业有发展机会,政府还要引导私营企业关注人的发展、城市的发展,这些私营企业应该有很强的公民意识、社会意识,让他们有当家做主的感觉。

    记者:这些参与公共项目建设的企业会有回报么?

    戴利:不会有额外回报。比如芝加哥的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项目,政府、学校、企业、社区,市民互相倾听彼此的需求,共同制定标准,共同遵守规则,共同解决问题达到目标。但是,对于企业来说,如果你达到节能减排的标准,比如用的是环保材料、循环水,会有一些奖励措施,比如房子的容积率就可以提高一点。

一周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