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频道 收起频道

泰坦尼克3D归航 旧“船”的新“衣”没那么好

新闻中心 > 武汉

2012-04-07 06:53 来源:
【字体:

    (长江日报 记者 万旭明)14年后,《泰坦尼克号》重生归来,还穿上了时髦的3D外衣,卡梅隆更是信誓旦旦地保证“跟直接用3D拍摄的一样好”。昨日,本报10位读者终于抢先登上了传说中的大船,在汉阳天河国际影城提前观看3D版《泰坦尼克号》,但对于影片的3D效果,观众没那么满意,也没那么在意。对于这部传奇之作来说,重温经典才是重点,3D不过是给自己一个重回影院的借口而已。

    ● 3D效果很“跳跃”

    “海水仿佛溢出银幕,淹进了影院!”“出色的3D将影片后半段悲怆基调提升到极致!”3D《泰坦尼克号》在伦敦首映后,曾有影评人如此赞扬其3D效果。昨日观影后,本报读者的观点与影评人却不尽相同。

    与多数3D电影一样,《泰坦尼克号》在开头半小时里3D效果很明显,探宝者的镜头在大船残骸里游走时,画面中不断涌出絮状的漂浮物,看得观众忍不住要挥手在脸上擦一把。而当杰克与露丝依着栏杆聊天时,从画面上能明显地感觉到一人在前,一人在后,虽然实际上两人距离不会超过一米。

    但随着人们登上大船,剧情渐入高潮,3D效果却淡出了画面。《泰坦尼克号》最经典的镜头莫过于杰克与露丝在船头“比翼双飞”,镜头俯视着绕船头旋转,看2D版就已相当唯美浪漫,3D版并没有呈现出更多的层次感,奇怪的是,画面中杰克和露丝的脸反而模糊了。海外观众对3D的好评很多集中在海水涌入船舱的部分,但本报观众中仅有少数对此表示了赞同。

    相较之下,字幕的3D效果异常突出,它一会儿漂浮在画面外,一会儿又跳到了人群之间,看起来充满喜感,以至于有观众看片后沉思良久才总结出一句:恩,字幕很3D。

    ● “卡神”这次玩栽了?

    与观众对“3D之神”卡梅隆的期待相比,这样的效果显然是不够的,但仔细分析一番,其实不能怪卡梅隆技术不好。对《泰坦尼克号》来说,3D无用武之地。

    对这次“转制3D”,卡梅隆曾解释为:“一格一格地重新确定每个角色的深度。”但《泰坦尼克号》的绝大部分场景都在室内,就算是拍摄大海航行的画面,海水也不过是一望无涯的平面而已。我们不可能要求卡梅隆将海水按照每一个波浪还原出距离感,更不可能要求他将一间卧室还原出《阿凡达》中山谷河流的纵深感。

    当然,很多观众在观影前已有心理准备,爱情片部分无需3D,但灾难片部分3D应该会很震撼。可惜的是,在大船沉没、人们纷纷坠入海中等镜头里,观众几乎无法感觉到3D的存在。一位观众评价道:“与拍摄《阿凡达》时相比,这个阶段的卡梅隆显然没想清楚哪里该用3D。其实最适合3D的是主观视角的画面,观众很容易身临其境,《阿凡达》中男主角骑鸟飞行等镜头都是如此,但《泰坦尼克号》里本来就缺少这样的镜头。”

    ● 依然能把你哭倒

    《泰坦尼克号》以3D、IMAX3D版本回归,一时激起无数期待,连内地是否引进IMAX3D版本都惹出了几轮风波。为了新版本的上映,国内一些影院甚至翻新了3D设备。昨日不少影院经理也透露,《泰坦尼克号》的排片主要集中在3D版本,2D版本排片极少。

    与院线积极尝新的态度不同,更多观众只为怀旧而已。在征集看片时,一些观众就曾表示:“我只想寻回当年的感动,电影是否3D并不重要,即使是2D版,我也想回到影院再看一次。”这样的想法,在观影后仍然没有变化。时隔14年,这个故事的开头、过程、结局,甚至其中的细节,观众其实都未忘记,只要《我心永恒》的音乐一响起,所有的感动都会回来。观众的泪点也依然是生离死别的杰克与露丝、相拥迎接死亡的老夫妻、沉船时奏起欢歌的乐队等。当心灵的震撼如此强烈时,谁又会在乎视觉上是否3D呢?

编辑:张亮

一周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