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频道 收起频道

汉企热衷用环保资源自主发电

新闻中心 > 武汉

2012-04-10 06:47 来源:
【字体:
(长江日报 记者 冯欣楠 通讯员 郑绪翠)昨日下午2时,长利玻璃汉南工业园1000吨浮法玻璃生产线上,一块块玻璃源源不断下线。中控室里,工人师傅全神贯注操纵仪器,而中控室用的是自家设备余热发的电。

    3月28日,长利玻璃汉南工业园的8兆瓦余热发电站成功并网发电,不使用一吨煤,预计年发电超5300万度。公司测算,按一年发电5000万度,可节约标准煤1万余吨,而且少花电费2000多万元,4年就能收回设备投资,作为全市65家重点耗能企业,这大大减轻了企业节能减排压力。 

    玻璃生产时,会产生高达600多℃的蒸汽,通常工艺中是将其冷却到150℃排放,收集中间的热差可以带动设备转为电能。2009年长利在汉南工业园区进行二期建设时,同步建设余热发电装置,去年10月实施孤网运行,试行期间共发电1600万度。

    据悉,不仅是长利玻璃,眼下武汉一批钢铁、汽车等生产企业运用余热、余压、太阳能,实现部分用电自给。

    1个半月前,武汉德尔福派克电子系统有限公司利用屋顶建的光伏电站,一年能发电3.3万度,主要用于办公照明。与其相隔几公里的东风本田汽车有限公司,也早早用上了太阳能为办公室“充电”,整套系统年发电量约10万度,相当于综合办公楼照明总用电量的4%。

    作为自发电的大户,武钢这几年投入60余亿元节能改造,将生产流程中多工序生产的余热、余压、余气发电,仅高炉炼铁时产生的高压煤气,武钢没有采用传统做法——用减压阀门降压转为普通煤气,而是在全国同业率先使用TRT发电装置,利用高压带动发电机发电。高炉每炼1吨铁水,至少可发电30多度。数据显示,武钢每日废料产电超600万度,相当于少与江城市民争夺1小时用量。

    市发改委能源处相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武汉企业采用余热、余压、太阳能等环保能源,自主发电的越来越多,既环保又节能,符合“两型社会”的需求。我市正积极引导企业寻求环保能源:如果其建设项目采用这种方式供能,会优先通过申请。

(责编:王海)

一周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