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频道 收起频道

董宏猷:苦难使曾卓更加博大

新闻中心 > 武汉

2012-04-11 03:17 来源:
【字体:

(武汉晚报通讯员 陈丽 记者 屈建成)4月10日下午,老水手之歌——纪念曾卓远航十周年诗歌音乐会在华师音乐厅举行。武汉市文联副主席、武汉作家协会主席董宏猷担任主持。

  华中师大学生就曾卓与董宏猷进行了对话。董宏猷称赞曾卓开朗、博大,历经炼狱般苦难,却选择用诗歌将对生活的热爱传递给大家。

  问:您此次受邀主持音乐会,与曾老私交是否很好?在您眼中曾老是个怎样的人?

  董宏猷:是啊,我与曾老有30年很好的私交。我主持过他70岁的生日宴会、80岁生日宴会、他的追思会,还有现在纪念他远航十周年的诗歌音乐会。生活中他其实是个更加开朗的人,有一颗孩子一样的心。他的很多诗歌都是在挫折、逆境中写就的,他已经成了一个符号,成了那个时代的象征。

  问:有人说:“曾老是武汉的良知,湖北的良知,乃至是中国诗坛的良知。”您对这句话怎么理解呢?

  董宏猷:这句话非常好。良知是什么?良知是道德的力量,是正义和信念。他在胡风案和文革中蒙受了那么大的冤屈,但他却没有拿这个伤疤去炫耀,而是用诗歌去表达他对生活的热爱。他是个非常具有人格魅力的人!

  问:曾老在14岁时写的第一首诗《生活》中,表现了他对生活无望消极的态度,您怎么看待他当时的心态?

  董宏猷:这个是可以理解的。当时国民党的黑暗政治,让他看不到前途,看不到国家的希望,他后来才投身抗日救亡。

  问:后期曾老的诗歌却表现出对生活浓烈的热爱,您觉得是什么让他这样的转变?

  董宏猷:我觉得正是他经历过的苦难。一个人有过炼狱般的经历,可能会像基督山伯爵一样走向复仇、憎恨,也可能变得更加博大。曾卓不想有人再经历他经历过的那些苦难,所以他去爱。

  问:曾老曾经说过:“我知道,读者是不能欺骗的。他们首先区分真诗和非真诗,然后才区分好诗和不好的诗。”您作为一名文学创作者,怎么看待这个说法呢?

  董宏猷:这句话讲出了一个朴素的真理。诗歌只有经过读者的评判才能称为作品,否则它只是文本,它只能放在抽屉里,只能存在于你的本子上,而只有真挚的、诚实的诗才能引起读者的共鸣。

  问:现今大学语文课程日渐衰落,您对中国高校如何保持文坛活力、培养好的诗人、作家有何建议?

  董宏猷:高校首先要端正自己的态度,高校不是职业培训所,而是传扬精神文化、知识的圣地,但现在官本位思想严重,这是不应该的。再者高校在课程调整、加强文化传播方面应该做更多的工作,决不能让大学语文课程衰落下去。

  问:对当今大学生有何建议,让他们缅怀、尊敬先贤?

  董宏猷:阅读。只有阅读这些大家的作品,并与他们产生共鸣,才能真正让学生们去记住、去尊敬他们。

  责编:宗夏

一周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