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节省20亿运费 武钢一举两得
(长江日报 记者冯欣楠 通讯员白方)一船来自巴西的矿石,卸下后就地运到钢厂,在高炉里吐出火红的铁水,这是武钢防城港基地的前景描绘。昨日防城港基地正式开工,借这个沿海“要塞”,武钢海外战略进入全新时代:在沿海建新的生产基地,摊薄成本,提高利润率,同时对接新的海外市场。
1955年10月,武钢青山厂区正式破土动工,标志着新中国兴建的第一个钢都诞生。据了解,选择中部建厂,考虑到武汉“九省通衢”,运输方便,且相比沿海生产更安全。
几十年过去,身处内陆的武钢感到不便。由于自有矿石的逐渐匮乏,武钢冶炼的矿石80%以上依赖进口。海外矿石来汉,在宁波北仑卸下之后,要转运至南京再回武汉,矿石运输成本在同类企业中偏高,每运1吨铁矿石回汉,运费比沿海同行高出160元左右。
这几年,武钢一直在谋求当洋矿主,大举进军海外,先后投资开发加拿大、巴西、澳大利亚、利比里亚等国铁矿石资源项目,目前已锁定矿石资源400亿吨,成为全球钢铁制造商中最大铁矿石资源拥有者之一。
从去年起,武钢开始运回的矿石大约每年700万吨左右,有效缓解了矿石的缺口。然而,这些矿石仍旧需要转运回汉。粗略统计,每年武钢有20亿元运费“抛进”长江。
一周热门
- {{index+1}}{{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