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频道 收起频道

向太平洋递出“中国制造”新名片

新闻中心 > 武汉

2012-06-04 07:38 来源:
【字体:
(长江日报)从上海的陆域向东走到尽头,有一片因江水与海水相激而形成的数十平方公里的滩涂,状如水滴。10年前,上海人花5亿元在这里开挖了一方5.56平方公里、国内最大的人工湖,滴水湖。

    这里,曾是上海最穷、最低洼的地方,并留下一个相当土气的名字“泥城镇”。但谁曾想到,现在这里已成为上海乃至中国制造业的新高地。

  如今,这片区域叫“临港”。

  从浦西驱车到浦东,再走沪芦高速进入临港,大体量、鳞次栉比的高楼在眼前淡去,大片的绿化、成片的新厂房、凉爽的海风,给人以平阔的视觉享受。

  后来才知道,那路边一幢幢新厂房,集聚着中国最短缺、最核心的装备制造产业项目。而且,几乎每一幢厂房都有一个“最”:

  ——我国第一台自主知识产权的3.6兆瓦海上风电机组,世界第一根百万千瓦级超超临界汽轮机低压焊接转子;

  ——国产大飞机核心、国内第一台自主知识产权的C919大飞机发动机;

  ——全国第一台自主设计的二代改进型核电百万千瓦级蒸汽发生器,第一套国产化率100%的百万千瓦级核电站堆内构件……

  在这里,听到最多的是“高端制造、极端制造、自主制造”,“填补国家空白”,“打破受制于人的局面”。

  比如,中国是造船大国,却不是造船强国。造船的关键件,船用发动机、发动机曲轴等往往受制于人,造船企业常常出现“船等机,机等轴”的情况。

  临港让这一切大有改观。中船集团和上海电气先后在临港生产出世界最大的缸径980毫米低速大功率柴油机以及与之匹配的980船用曲轴,中国造船企业的谈判及定价、交货期等话语权迅速加重。

  在临港集团,产业园宣传片中满怀豪情地说:上海正从临港出发,向着太平洋微笑着递出一张“中国制造”的新名片。

  临港是上海制造业升级的一个缩影。近些年来,上海致力于发展先进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上海创造”的力量屡屡让世界瞩目。

  今年5月,“海洋石油981”深水钻井平台在南海成功开钻,引发国内外媒体高度关注。代表了当今海洋石油钻井平台一流水平的“海洋石油981”,出自上海。

  去年11月,天宫一号与神舟八号成功实现空间交会对接。由上海航天研制的对接机构表现完美,开启了中国空间站时代的大门,使我国成为继美、俄之后,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掌握交会对接技术的国家。

  2009年10月,作为云计算的重要支撑,中国首台最高运算性能的大型计算机——曙光5000A在上海超算中心运行,标志着中国成为全球第二个能自主研发并真正应用超百万亿次高性能计算机的国家。

责编:金鑫

一周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