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行27载“中南商业大楼”11日将成为历史
9日,在中南商业大楼里,四处可见“最后出清”的字样,不少顾客在花车上挑挑拣拣。
“中南百货位于地铁2、4号线中南路交会处,从地铁出口可直接入店。借着地铁开通的契机,中商百货将与国际接轨,全面提档升级”,中商百货总经理刘自力说。
据悉,明日中南商业大楼就将闭店升级改装,原商号也将取消,由此中南商业大楼与中商广场购物中心将合二为一一体化,经营面积将达到8万平方米。
中商百货人士介绍,新中商广场将共有地下一层和地上九层。其中,负一层超市将升级至高档生活馆,配合地铁设置时尚快餐店,增设立体车库,并与地铁出口无缝对接。一层则以国际名品为主,包括如国际化妆品牌、国际名表等,将着重引进更多的国际精品和设计师品牌,向中高端倾斜。
据悉,改造工程将分两期进行,一期对原中南商业大楼进行改造,将于今年11月完工;二期施工中商广场购物中心改装施工则将于2013年2月开始进行。总体投资达2亿元。
地铁,无疑已经成了江城商家今年的“关键词”。
2号线沿线的航空路商圈、江汉路商圈、中南商圈、光谷商圈无一不为地铁开通秣马厉兵。为迎接地铁时代商战,众商家进行“三大变”。
高端化 ——地铁时代百货商战门槛高
高端化首当其冲,成了四大商圈主流百货的“杀手锏”。
“有哪些国际品牌现在不好透露,但我们瞄准的绝对是世界级的奢侈品牌,一楼店面的装修随时根据大牌要求变化”,中商百货相关负责人介绍:“中南商业大楼的品牌调整率肯定是非常高的。要跟上市场发展速度,跟上地铁步伐,商店一定要向中高端升级。”
盘踞光谷的鲁巷广场,也立志洗脱中低端的定位,由现在的低档廉价,向中高档转型。鲁巷广场购物中心副总经理刘克家坦言:“地铁时代的到来,让百货商场压力加剧。以前搭车需要2小时才到武广,现在40分钟就去了,我们如何留住顾客?在地铁时代,商场如果不升级,就会败下阵来。”
航空路商圈老大武商、江汉路商圈老大中心百货更是先知先觉,早在去年就完成升级。随着新国广开张,武商旗下的数个商业体已变身为武汉顶级品牌的聚集地;随着中心百货成功变身“潮店”,江汉路也重拾潮流发祥地角色。
“在地铁时代,一些街铺、地铺已经不适合在百货商场经营”,中心百货董事长程军认为:“一方面这些品牌已经饱和,另一方面百货没有自身特色的话,只能被强者抢走客源。”
改格局 ——为“大进大出”量身定做
据预测,地铁2号线日均客流量是50万人。
这对于任何一个单体百货来说,都是巨大的人流量。如何在商店布局上留住顾客?如何在商店格局设计上方便顾客,也是四大商圈“变身”之处。
“新中广的动线设计将更加精细合理,以方便客人进出为前提,品牌组合与布局要协调统一”,中商百货人士介绍。
2011年,武展购物广场把运动场全部改成卖场,经营面积扩展到2.4万平方米。总经理张竖珍告诉记者:“为迎接地铁开通,我们特意把走廊拓宽,就是为人流大进大出做准备。”
刘克家介绍,新鲁广地下一楼的超市将首次引进“地铁业态”。“以前我们的超市都是越大越好,力求把消费者转晕,好多买东西”,刘克家说:“但我们到日本去考察发现,那边的地铁超市都是‘短小精悍’,让乘客快进快出。因此,鲁广的地铁超市将分成生鲜、日化等5个独立的小超市,每个超市面积约2000平方米,市民按需购物,快速结账。”
国广地下超级生活馆,也预留地下通道,以便直接与地铁2号线中山公园站接驳。
增功能 ——全方位消费“屏蔽”下一站
为了不让顾客乘地铁溜到下一站,四大商圈都拼命增功能,吃喝玩乐一样不能少。
“在新中广2-9层的侧面,将增设功能区,引进教育机构、休闲餐饮、美容美甲等等,让商场提供时尚的同时也兼顾市民社交需求”,中商百货人士介绍。
值得一提的,新中广还将提供全覆盖的无线上网功能。
鲁巷广场则将打造近7000平方米的电影主题公园,引进4D、DMAX屏幕(DMAX是由中国研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中国巨幕”电影系统)。算上华美达酒店,新鲁广将形成营业面积超过19万平方米,集购物中心、酒店、餐饮、电影文化公园于一体。
新国广的诸多“新板眼”则早在去年就已亮相。四海一家、俏江南、国锦轩等餐饮都是首次登陆武汉,CELLCARE抗衰中心、BIOYAYA美容中心,不仅有面部、颈部、肩部、双手、手臂等的表层肌肤基础护理项目,还能做微创美容。
责编:张哲一
一周热门
- {{index+1}}{{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