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湖文化”挖掘还不够 有革命精神还需契约精神
(长江日报)朱昌宁:
长江流域是中国文化的发祥地之一,“中三角”有很多文化积淀,但挖掘得还不够。比如“两湖”人性格坚毅、执着、热情、勇敢,能够四处攻城略地。但反过来,别的企业想来做生意,“两湖”把门却很严。在上海、江浙,外地成功的企业都很多,这反映出城市的包容性。“两湖文化”只有把握融合趋向,才能孕育出更多的大企业。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教授陈浩武:
湖北很多企业缺乏持续做好一件事情的能力。“革命精神”中部不缺,但“契约精神”还需要再多一点。
武汉当代科技产业集团董事长艾路明:
为什么湖北出不了江浙、广东这样的大企业家?政策环境只是部分原因,湖北企业也应该反思,比如万科,面对的是跟我们一样的环境,为什么能收缩一切与商品房无关的业务,紧跟住宅市场,成为全球最大的地产公司?
湖北企业最大的问题,一是缺乏市场竞争意识;二是对自己的经营思路,没有一贯坚持,摇摆不定。
泸州老窖集团董事局主席谢明:
上世纪80年代,武汉柴油机厂率先引进德国的设备,当时是非常有“敢为人先”的特质,可惜没有坚持下来。社会共识、企业家精神能否持之以恒,非常重要。
此外,现在武汉还大量存在“买断进店”的模式,这样谁还愿意花力气去创造全国性品牌?只有在真正的开放性大市场中,才能产生伟大的企业。
责编:金鑫
一周热门
- {{index+1}}{{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