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年黄鹤楼“长大”3倍
(长江日报 记者王亚欣 通讯员赵旋 实现生 闵锺贤 吴雨微)黄鹤楼公园建于1985年,外形雄伟壮观、古朴典雅,是武汉市的标志建筑。
初期,黄鹤楼公园只开放了西区主体部分,飞檐5层,攒尖楼顶,通高51.4米,全楼各层布置有大型壁画、楹联、文物等。楼外铸铜黄鹤造型、胜像宝塔、牌坊、轩廊、亭阁等一批辅助建筑,面积为10余公顷。
1992年以来,黄鹤楼陆续开发了以狮子文化为主的南区、以自然景观为主的北区、以岳飞铜像为主的东区。2010年,武汉斥资数亿元拆迁了蛇山南坡15.9万平方米的建筑,搬迁了省教育学院、省图书馆、黄鹤山庄、龙华大厦及部分民房,并恢复山体植被,新建成园林绿化景观。蛇山整治后,这片景区及景区内的历史建筑,交由黄鹤楼公园管理处管理。该管理处还拆除了原首义公园与这片景区之间的院墙,让首义公园与这片文化休闲景区连为一体。
目前,黄鹤楼景区已长大至40.3公顷,由黄鹤楼公园、原首义公园和拆迁建绿后的蛇山南坡组成,收取门票的部分东至原省教育学院西侧,西至黄鹤楼公园西大门,面积21万平方米。其余的大片绿地和景观,全部免费开放,主要景点有龙华寺、黄鹄山庄、抱冰堂、省图书馆旧址,4栋民国时期的民居。
责编:张亮
一周热门
- {{index+1}}{{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