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频道 收起频道

池莉谈江汉关的记忆:“我当年的愿望终于要实现了”

新闻中心 > 武汉

2012-07-21 09:26 来源:
【字体:
(武汉晚报)为武汉建设博物馆呼吁多年 池莉接受本报专访谈江汉关的记忆

    “我当年的愿望终于要实现了”

    昨天,本报记者独家采访了正在闭关写作的著名作家池莉,听到江汉关即将建成博物馆的消息,为武汉建设博物馆奔走呼吁多年的她非常高兴。

    “一说起江汉关,就勾起了我的回忆。”池莉说,当年,她的小说《你以为你是谁》被拍摄成电影,影片中不少镜头就是在江汉关取的景。

    为了找感觉,池莉陪着在片中饰演女主角的蒋雯丽从江汉关到江汉路走了一遍又一遍。

    在池莉眼里,蒋雯丽是非常敬业的演员,为了更深入的了解影片的文化背景,会问很多表演之外的问题,池莉就给她介绍了许多江汉关的历史。“我们当时都感叹,这么美的历史建筑,作为办公用消耗太大,要是有一天能作为文化设施就好了。今天,这个当年的愿望终于要实现了!太好了!” 

    池莉说,除了江汉关博物馆,希望武汉充分发掘自己的文化特点,出现更多形式的博物馆。

    “我一直以为,武汉是近代中国最活跃的城市。没有必要跟别人去比那些高楼大厦,这种比较是浅薄、近视的比较。”

    池莉认为,武汉人“敢为人先“的精神贯通整个近代。张之洞创建的近代工业、铁路建设……这些都是武汉的创举。而把这些文化集成、留存、展示最好的方式就是博物馆:把我们的老火车站做成铁路博物馆;把张之洞当年建设的汉阳铁厂附近做枪械博物馆;把留下高山流水觅知音的琴台建成中国音乐博物馆,等等。

    “这些博物馆不要大,但要‘独一份’。除了政府投入外,社会力量也可以参与。政府和民间相结合、扩展,将会做得更好。让武汉整座城市成为中国最好的、活的大博物馆!”池莉说,这样的构想是她最大的心愿。

 

    “让我们共同寻找江汉关的记忆”,江汉关博物馆筹建组委托本报向社会公开征集江汉关博物馆展品,呼吁全体市民、海内外热心人士共建江汉关博物馆。

    征集方向为:武汉开埠以后至武汉解放这段时间,能反映武汉近代化进程的实物、照片、文献、报刊等。

    征集热线:027-85873648 江汉关博物馆筹建处 李先生 彭先生 

    征集邮箱:jhgbwg@163.com

责编 吴蕾

一周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