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夹生饭还是助长剂?衔接班争上新课惹争议
上新课,应该是普通学校老师的“专利”,缘何被移植到民间培训机构里?最近一周,记者先后采访了多家培优机构的衔接班及普通学校的老师、学生,对于上新课的理解,他们各执一词。
探访:上课主要讲应试技巧
上周四下午3点,经过联系记者来到武汉某知名培优机构取水楼校区,在该校403教室,一名老师正在讲解初中升高中英语阅读理解的解题技巧。
该教室内坐了大约20位学生,全部都是今年参加完中考的孩子。和记者同桌的一位女生来自武汉二中,她手中拿着一本白颜色书皮的书,这本书是该培优机构自己印制的,里面全部是密密麻麻的阅读理解题目。
一名女老师正声情并茂地讲解着。和常规的学校英语老师上课不太一样,这位老师对每段材料并不做具体分析,只分析材料下面的习题。在讲解时,她会利用高科技手段,提醒学生应该注意材料中的哪句话。活泼的教学环境、高效的教学讲解,确实让人很容易理解。
听了一堂课,让离开英语课堂已经10年的记者也觉得受益不少。
同桌说,她们学习的内容都是高中要学的,目前妈妈已经给她买了一套高一的新课本,每天晚上都回家对照着学。
培优班:我们是“拔高”
培优班为何要替学校上新课?他们的教学和学校的教学到底有什么不一样?对此,大多数培优班老师的说法是:学校上的是“基础”,我们上的是考试技巧,是“拔高”。
武汉新东方学校江岸和江汉大区高中组教研组长武艳说:“现在有些培优学校确实在上新课,包括新东方学校的部分老师也在上。”
同是上新课,学校老师和培优班老师的区别在哪里?武艳说,比如说英语阅读理解,可能一般学校老师不会用很多篇幅去讲解,也没有教给学生足够的阅读方法,没有什么体系。但培优班的老师则是更多地侧重于做题技巧和效率,如一道阅读题目,学生能否在7到8分钟之内做完。
是不是所有的培优机构都上新课?武艳说,也不一定,即使在同一个培训班,针对学生的成绩差别,也会有不同的上课方式。比如成绩差的学生,可能以新课为主,成绩好的学生,则以拔高为主。
一周热门
- {{index+1}}{{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