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专家编纂《新编本草纲目》 童子尿确有药效
(长江日报记者 李佳 通讯员石和元 夏静)寡妇床头尘土能入药、铅粉无毒、大青叶多采自野外——这些都是药学经典《本草纲目》中的说法。而现在看来,这些说法的确不适宜、不适用、不确切、不科学。
现代中医告诉我们,灰尘入药,在临床上不会使用;铅粉有毒;大青叶已实现大规模种植,无须跋山涉水采摘。
近日,《新编本草纲目》编审会在“医圣”李时珍的家乡黄冈市蕲春县举行。湖北省中药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70多名专家,将站在一个全新的角度新编《本草纲目》,把1892种中药、1.1万多个药方的“前世今生”探究得清清楚楚。
该联盟理事长、湖北中医药大学副校长、主编之一王平教授介绍,“天下第一药典”、“中国古代的百科全书”《本草纲目》问世至今400多年里,约有150余种版本陆续出版。这些后世版本大多依据原著重刻、重订、校订。湖北作为李时珍故里,将现代中医学、中药学有关研究成果贯穿其中,将现代研究成果与原著有机结合,填补空白;力图使这部新编成为学者们经常翻阅的教科书,为患者和爱好者提供相关知识。
王平介绍,2010年起,湖北中医药大学牵头,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南民族大学、湖北省农业科学院中药材研究所、李时珍医药集团、九州通医药公司等34家单位通力合作,举全省之力编纂这部600余万字的作品。目前已完成80%的初稿,2013年下半年有望出版。
据介绍,翻阅新实施的《国家基本药物目录》,中药品种约占40%。但中药因其组分、成分的复杂性以及评价结果的不准确性,在全球的影响力仍有限。
专家们此次逐条细分,在编纂过程中反复审定,务求在尊重原著的基础上祛除神秘感,为历经数百年的这些中药找到它们的位置。目前已有美国、加拿大、日本、香港等地学者表示强烈兴趣,初稿完成后将邀请全国乃至境外中医药专家审阅把关。
一周热门
- {{index+1}}{{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