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智路:一段时光传奇 最汉口的滋味
(长江网综合)武汉市政府近日通过《武汉市主城历史文化与风貌街区体系规划》,确定保护好16片历史风貌街区,大智路片名列其中。昔日繁华的大武汉,在这老街区留下了岁月的痕迹。今天再次回到这老街,又有怎样的视线和回忆?
大智路名片: 大智路,位于汉口老城区的中心地段,南起武汉市最老最繁华的商业大街中山大道天津路口,北达京汉大道球场街口,总长不过500余米。大智路的历史久远,但确切历史年份不详,大智路或许得名于汉口大智门,1905由张之洞提议在大智门附近修建了大智门火车站。 大智路本身虽不算出名,但在大智路范围内却有武汉闻名全国的三大特色之处:汇聚武汉民间美食和民俗人文的排档一条街——吉庆街、武汉传统风味小吃之一豆皮的老字号名店——老通城酒楼、湖北省乃至华中地区的手机批发集散市场——华中通讯广场和武汉数码港。 |
汉口大智路 吉庆街大排档 |
|
记忆中的老通城 |
武汉数码港 |
汉口中华全国总工会旧址 白色三层楼的西式建筑,伫立在大智路与友益街交会的路口,这里是武汉市文化局和文物局所在。门口挂着一块牌子“汉口中华全国总工会旧址”,工人运动的锤斧之响,立刻回荡耳边。 |
![]() |
![]() |
人民剧院 人民剧院旧称汉口大舞台,起初以演出京剧为主,也兼容其它剧种。韩惠安曾将京剧、汉剧、新剧(话剧)同台演出,开一代风气之先河。梅兰芳、杨小楼、程砚秋、周信芳、马连良等,都曾在这里演出过。 |
大智门火车站 它曾经决定了车站路的兴衰,也影响着大智路片区的脉搏。在张之洞倡议下,1903年,大智门火车站建成。它原为卢汉铁路南端终点站主体建筑,由比利时贷款,法国工程师设计。它按照西方铁路车站的设施设置,外观造型上体现了西式新古典的风格,有着浓郁的法式风情。 辛亥革命爆发时,清政府官员从这里逃离武汉;抗战期间,郝梦龄从这里北上抗日,最终马革裹尸还。但最为传奇的,当属梅兰芳站立在大智门火车站站台上的身影。 |
|
|
最汉口的滋味 老街既有定格的片段,也有稍纵即逝的瞬间。或是新成里小贩的一声吆喝,或是车站理发店的一缕青丝,这些碎片组成另一个大智路,与历史无关,却是一种人生。嵌在城市的脉络里,藏于摩天大楼投影下。最汉口的滋味,在大智路里,一遍又一遍地咂摸着。 |
责编:宋菁
一周热门
- {{index+1}}{{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