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河机场未来要做全国门户枢纽
(长江日报 记者韩玮 实习生方斯洁)昨日下午,本报记者对中国民航局局长李家祥进行专访。不论是在会上还是在会后,李家祥话语中的关键词都提到“超前”。
3500万人次年吞吐量,只是阶段目标
李家祥给出一组数据——武汉天河机场今年1-6月旅客吞吐量增速同比达到13%,高于全国8.7%的增速,武汉的货运量增速同比达到9.5%,而全国为-5%。
刚开工建设的天河机场三期扩建工程规划中提出,设计目标是到2020年,机场旅客吞吐量达3500万人次。对此,李家祥认为,3500万只是一个发展阶段的目标。从中部经济的发展态势来看,武汉不仅要做区域枢纽,未来还要做全国的门户枢纽。
大江大湖大武汉,机场小了不好办
李家祥透露,目前,湖北省运营的机场有武汉、宜昌、恩施、襄阳等4个,“十二五”期间,还规划建设武当山、神农架等2个机场。“对于一个拥有6000万人口,2万亿元的经济总量的大省来说,4个机场太少。”
他提出,机场的停机坪和跑道等要做一些预留,为将来发展预留空间。“大江大湖大武汉,机场小了不好办,作为另一种形式的基础设施,武汉的机场建设也要适度超前。”
很多地方政府补贴也要建机场
2009年云南腾冲机场建成开通仅4个多月,就带来餐饮、旅游56%的增幅。民航已经成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向现代服务业转型的有力抓手。“湖北的新鲜莲蓬如果用飞机运到北京,那附加值肯定比在武汉卖高得多。”
李家祥表示,在全国182个机场中,140个机场本身亏损,总共亏了20亿。“但是对经济的贡献是多少呢?”
“这就出现很多地方政府哪怕是补贴也要建机场,在巴黎航线上,湖北、武汉补贴力度也很大,目前已经看到效果。”
编辑:任斌
一周热门
- {{index+1}}{{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