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奥赛骄子今何在 超半数人员赴美深造
(湖北日报记者 江卉 通讯员 宋涛 林中卉 王心寿)近日,4名武汉高中生分别夺得国际数学和物理奥赛金牌。至今,我省学子在国际奥赛五大学科竞赛中,摘得的奖牌数已逾60枚,金牌数达45枚。记者多方走访了解,探寻金牌“骄子”今何在。
25年摘得45金
我省国际奥赛首金始于1988年,华师一附中汪琛在第20届国际化学奥林匹克竞赛上摘得,从此“摘金夺银”势不可挡。
在1990年举行的第31届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上,武钢三中周彤和黄冈中学王菘双双摘金,打破了我省国际奥数金牌“零的纪录”。
国际数学、化学、物理、生物、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是当今中学生学科最高水平的国际赛事。从国际奥赛奖牌分布来看,我省与上海、江苏、北京和湖南的奖牌数,已占全国总数的大半江山,成为奥赛摘牌夺金大户,总数进入全国前五名。其中,国际数学、物理奥赛参赛人数及获奖人数,我省列第一位。
据不完全统计,在五大学科国际奥赛中,华师一附中获奖牌总数列全国第3名。在国际数学奥赛中,武钢三中先后有15名学生获奖,奥数奖牌总数列全国第一名。
超半数赴美深造
据统计,44名金牌得主中(王菘两次摘金),16人在美国定居或曾赴美深造,12人即将踏入大学校门或仍在国内求学,4人在国内大学或者机构从事相关研究,1人入寺当修行居士,另有11人未获悉其去向。
44人中,仅有杨克、王昊宇等少数人被保送清华大学,其余均保送北京大学。
如今,首金得主之一的周彤在美国。一人独得两金的王菘从北大毕业后,申请全额奖学金赴美国加州理工学院攻读博士学位,后到美国普林斯顿高等研究中心和耶鲁大学做博士后。6年前,他作为数论专家入选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回国。
一周热门
- {{index+1}}{{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