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频道 收起频道

三江源考察首飞无人机武汉造 航拍近千张照片显示生态危机

新闻中心 > 武汉

2012-08-07 06:57 来源:
【字体:

(长江日报记者 蔡木子)昨日,长江科学院组织的最近一次三江源科考结束。记者获悉,这次科考是2010年江源地区生态、地貌等综合考察的延续。

  与前几次江源考察不同的是,此次,长江科学院首次尝试使用无人机航拍方式,监测三江源地区水文地貌。记者看到发回来的航拍照片,澜沧江源头呈现浓重的土黄色,长江北源楚玛尔河则是一片血红色。缺少植被覆盖,加上今年雨水偏多,澜沧江和楚玛尔河水土流失较为严重。

  现状 龙宝滩湿地生态良好

  7月26日,长江科学院、武汉智能鸟无人机有限公司等单位组成的34人科考小组,从武汉出发,展开了为期10天的三江源科考之旅。

  “2010年江源综合考察,发现了冻土及冻土环境退化、植被退化、冻融侵蚀和土地荒漠化等四大生态环境问题。此次,我们针对这些问题,有意识的收集河道、地质、地貌、水生物、水环境等数据,以便日后研究。”长江科学院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为了获得一手数据,长江科学院首次启用无人机,并派出数辆移动观测车。

  土黄色的澜沧江与一旁的河水泾渭分明。

  “在途经兰州、西宁、玉树后,真正的考察从澜沧江开始”,考察队成员柯于萌告诉记者:“7月30日,我们达到青海囊谦县时,刚下过雨,澜沧江看起来波涛滚滚。无人机飞行高度四五百米,搭载的相机全程自动拍摄、自动降落。”记者看到的航拍照片显示,澜沧江两岸部分地区植被稀疏,江水呈现出浓重的土黄色,与一旁的绿色河水形成泾渭鲜明的分界线。

一周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