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频道 收起频道

武汉有了“爷爷辈”青鱼 市农业集团建成全市首个原种场

新闻中心 > 武汉

2012-08-11 06:40 来源:
【字体:
(长江日报 记者吴昊)从长江捞出的野生青鱼,经过多年培养选育后就成为“爷爷”“奶奶”辈青鱼,而市场卖的青鱼至少是他们的第三代。昨日,我市首个青鱼原种场通过国家验收,成为全国唯一的国家级青鱼原种场,我市青鱼辈分也随之升级,有了“爷爷辈”青鱼。

    市农业局水产处负责人介绍,目前,青鱼生产先是原种繁殖的后代成为良种,渔场再用良种繁殖后的第三代鱼上市销售。此前,我市还没有青鱼原种场,只有二代良种场,也就只有“父母级”的青鱼。

    这个青鱼原种场位于黄陂武湖,是市农业集团斥资1.2亿元建设的。昨日,在渔场大渔池内,王场长指着网中活蹦乱跳的三条大青鱼说:“原种场现在拥有近千组原种青鱼,这3条还不是最大的,这些‘爷爷辈’青鱼鱼龄都在10年以上,网里的三条体重都有30斤以上,都有10来岁了。”

    据了解,“爷爷辈”青鱼来之不易,从长江捕捞野生青鱼后,要人工选育,反复培养,从中选择健壮、生存能力强、繁殖能力强青鱼作为原种,“有人出2000元一条,我们都不卖。”王场长说。

    市农业局水产处负责人表示,青鱼为长江“四大家鱼”之一,武汉人最喜欢用青鱼做腌鱼,由于受到鱼种产量的限制,我市青鱼生产能力每年只有1.5万吨,仅占全市水产品总量3%左右,首个原种场建成后,将大幅提高武汉青鱼苗种的供应量,本地青鱼苗种市场占有率有望从目前40%上升至80%。同时,目前,市场上青鱼价格也比较高,每斤在10元以上,产量扩大后,青鱼价格也有望更加“亲民”。

 

责编:王凯 

一周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