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分班“潜规则”:小学按性别 中学看成绩
那么,从小学到高中,学校分班究竟有哪些门道?家长该如何看待分班?对于家长的特殊要求,学校又是如何“照顾”的?近日,记者进行了一次深入的调查。
小学:主要看性别和面试情况
“你最喜欢大班哪个小朋友?请你讲一段故事给老师听听。”昨日,家住后湖同安家园的陈女士,带着6周岁的女儿前往汉口一所热点小学报名。报名手续办妥后,学校的老师拉住了她女儿,出了这样的“考题”。记者在走访中发现,让孩子“讲故事”、“表演节目”、“问家庭电话”等“考题”,成为武汉多所热点小学面试新生的“必选题”。“孩子今年上小学,我好不容易托人择上了一所热点小学,现在即将开学了,马上面临着分班,心里挺着急的。小学和幼儿园可不一样,碰上好老师很关键。”陈女士告诉记者,入学面试前,她已经让女儿模拟了几次,就是担心面试结果会影响孩子入学后的分班。
昨日,黄陂街小学校长范永岁表示,小学是义务教育阶段,从学校来说,是不会搞什么快慢班和重点班的。因为这既不符合教育部门的规定,也不利于老师的调配。分班时,主要考虑男生和女生的性别比例,每个班的男生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男女均衡更好管理些。“学生都是平行分班,老师再抽签决定自己教哪个班。这样对老师也公平些。”
“除了性别外,还有个因素是面试情况。”另一所小学校长透露,面试时,老师根据孩子的行为、习惯、个性,有个宽泛的打分。这个分数是老师根据短暂的会面打的,不一定准确,所以并不公布,但是在分班时做参考还是有一定价值的。打个比方说,如果10分是最好的,学校会把10分的孩子比较平均地分到每个班,当然,5分的孩子也会平均地分配到每个班。“有些行为习惯不太好,需要老师耐心纠正的孩子,也会平衡到每个班。这样,才能充分调动老师教学的积极性。”
据介绍,班级师资配备都是以班主任为核心,搭建配班老师。一年级最重要的是语文和数学老师的搭配,学校会考虑到新老搭配、性格搭配、专业能力搭配等因素。孩子分配到各个班后,学校会将每个班随机编号,再由班主任老师抽签。
一周热门
- {{index+1}}{{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