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频道 收起频道

我省民办高中三年关闭近百所

新闻中心 > 武汉

2012-08-26 08:37 来源:
【字体:
(楚天都市报记者 罗欣 实习生 甘季平 邹红 周书粲)一部分学生上不了公办普通高中,无奈之下勉强选择民办高中;一部分学生人在公办普通高中,仅是将学籍挂靠在民办高中……如此种种尴尬,是民办高中生存状态的真实写照。
    据了解,我省民办高中近年来已呈萎缩之势,尤其在今年,其招生更是遭遇前所未有的“寒冬”——因针对招生人数、地区和分数的“三限政策”出台,导致部分民办高中招生人数猛降。
    招生人数猛降,部分民办高中齐齐喊“饿”
    18日上午,沈先生到武汉睿升学校咨询,他的女儿今年中考考了456分,想到睿升就读,然而该校称办不了学籍。“很多学生报名要来就读,但招生计划有限。”该校招生办主任聂红芳说,今年录取400多名新生,但武汉市教育局下达的招生计划仅160人。
    荆州市成丰学校面临的障碍更多,当地教育部门不仅限制招生计划,还限制招生范围,规定该校高中今年只允许在本地区招生,跨地区招生将不能办学籍。“我校今年可容纳新生400人,但现在一半都没招到。”该校负责人谢忠说,当地公办高中招生计划完成后,本地区达到当地民办高中招生分数线的生源特别少,目前已有100多名外市学生来报名,但一纸禁令让这条路也走不通了。
    此外,还有一些民办高中遇到限制录取分数的障碍。比如阳新县英才高中是一所具有近3000人规模的省“五星级”民办高中,以往学校每年招录新生约1000人,但今年线上符合条件的学生仅700多人。
    “三限”被指歧视,民办高中盼招生自主权
    民办高中遇到的上述障碍,被湖北省民办中小学幼儿园协会会长曾庆宏称为“三限歧视”。不少民办高中也对此不满,呼吁能够获得招生自主权。
    据了解,《民办教育促进法》及其实施条例中都明确规定,民办学校享有招生自主权,那么在实际操作中为何难以保证呢?教育部门相关人士对此进行了分析。
    首先,按教育部落实职校招生政策的相关规定,要求各地普高录取比例与中职学校录取规模大体相当,各地均会按此要求划定普高录取线;其次,人口自然出生率下降导致高中生源逐年减少,主管部门通常会让公办学校先“吃饱”,再来考虑民办高中的招生问题;再则,部分民办高中在硬件、师资、管理等方面存在“先天不足”的缺陷,但招生时却不顾办学能力“来者不拒”,难以保证教学质量,教育部门不得不对其进行管理限制。此外,今年学籍注册时把民办高中招生范围限定在所辖地区,也是为了遏制一些招生乱象。

一周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