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频道 收起频道

看武汉民间工程高手上天入海

新闻中心 > 武汉

2012-09-07 15:55 来源:
【字体:
(本网综合)高手都在民间深藏着。像武汉这座城市中就隐匿着许许多多不为人知的民间高手,他们用实干将梦想变为现实,制作出来的东西上天下海无所不能,赚足了人们的眼球……让我们来瞧一瞧这些稀奇的东西。

蔡甸农民不造潜艇造“水上机器人”

(长江商报 记者 吴边 实习生 李淼)蔡甸农民李玉明被誉为“中国民间造潜艇第一人”,如今他不造潜艇,改行造“水上机器人”。他说如果“水上机器人”研发成功,就可以帮不会游泳的人享受水上乐趣。

  9月5日下午,记者来到了李玉明位于汉阳五琴里社区的家。今年71岁的他精神比前几年差了一些,但仍十分健谈。门口“武汉玉明船舶科技有限公司”的横幅已经褪色,墙上贴的喜报也已经残破。由于潜艇的“市场”不是很好,他的“霞光六号”没有钱安装动力,和另外一艘只是框架的没有命名的“潜艇”搁置在门口,艇身锈迹斑斑。两艘“潜艇”旁边放着他的最新作品“玉明号水上机器人”,刚刷上银漆的“机器人”在阳光下熠熠发光。

  李玉明说,“水上机器人”分为客舱和电子设备舱。客舱长约2米,中间可以坐人,两边是空置的增加浮力。坐人部分的舱壁呈鱼鳃状,水可流入。人坐在里面感受流水的冲击力,感觉应该像是在按摩。“虽然客舱并没有完全密封,但只要乘坐者佩戴氧气设备,机器人就可以潜水。”

  客舱上面是一个支架支撑着电子设备舱。电子设备舱又分为3个圆柱体。李玉明说,电子设备舱里面会安装穿透性强的灯光,“如果人在水下遇到危险可以发射强光,让救援人员知道具体位置。”这个“水上机器人”的动力原理和他之前做的潜水艇的原理一样,靠动力系统带动鳍板,从而产生前后和上下的推力。

  李玉明说,每年夏天都能在报纸上看到很多市民溺水身亡的悲剧。“如果我发明一种机器,能够让这些人既可以享受玩水的乐趣,又不那么危险多好。”去年8月,他萌生了制作“水上机器人”的想法。制作前,他还向很多残疾人朋友调查过,得知他们很多人也想游泳,但都不能下水。

  据了解,为制作“水上机器人”,李玉明已经投入了两万余元。而他之前制作的“霞光系列”的潜水艇,只有“一号”和“五号”卖出收回了10万元,但这远远不够成本,之前和他合作的投资人也离他远去。“我不能折腾几年了,就算自己节衣缩食也要完成梦想。”李玉明说。 汉版民间潜水艇试航成功

(长江日报记者 罗京)5月9日10时41分,一艘银白色的小潜艇,在沉潜17分钟后,从黄陂武湖街长江边的一个试验池中缓慢升起,现场一片欢腾。

    张五一今年37岁,是武汉鸿雁纺织机械厂下岗工人。2009年,受民间潜艇制造爱好者李玉明影响,萌生出制造“潜艇”的想法。此后,他先后试造出多艘潜艇,并成功卖出3艘。现在,他以自己的名字开了一家船舶制造厂。

    昨日试验的这艘潜艇,仅用于试验,并不出售。张五一船舶制造厂工程师密有容(化名)介绍,潜艇耗资20余万元,花3个月手工制造。

    昨日的试验,由张五一本人驾驶。除了演示传统的下潜上浮,工作人员还丢了5把起子以及一些海鲜在池中,一一被捞上来。

    “这艘潜艇的用途,主要是试验潜水艇上的各种机械手的功能。”密有容说,今后该厂生产的民用潜艇,客户群体是海上渔民,以及有清淤需要的水库。

    在当日的水下作业演示中,记者发现来了不少山东龙口的渔民。他们告诉记者,如果技术成熟可靠,希望买回去进行海底捕捞,或者用来看守海上渔场。

    “下午国防科工委的人要来找我。”昨日中午张五一说,国防科工委下属的船舶检测所,负责鉴定潜艇的性能以及安全性。不过,现在国家并没有民用潜艇的设计生产规范和标准,生产出来的潜艇能否上户口是个大问题。   

    “我们设计的时候,参考了密封容器耐压和船舶设计两个国家标准。”密有容说,在没有国标的情况下,他们只能对潜艇进行变通解释,“浮上来是船舶,潜下去是密封容器。”

    去年将生产基地从汉阳迁到武湖江边,正在建厂房,还引来了投资者,订单也不缺。张五一希望的是,相关机构早日出台民用潜艇设计生产国家标准,让他好放手发展。

武汉农民自制飞机 飞行员助阵称可飞行15分钟

(长江商报记者 黄敏 实习生 杨敏 胡芳洁 杨艳蓉)江夏农民舒满胜自制飞碟试飞,屡败屡试,被人称为“飞碟哥”。7月10日,陕西男子崔克强来到武汉,帮助舒满胜调试飞机,并指导飞行技术,希望能帮他圆飞行梦。

  7月11日,在光谷1路和流芳园南路路口,一男子驾驶着一辆自制飞机正在等红灯,飞机红色爱心顶棚非常惹人注意。这名男子名叫崔克强,今年35岁,陕西咸阳人,特意来武汉帮“飞碟哥”舒满胜调试并驾驶飞机。

  崔克强也喜欢研究飞机,2010年12月,他还考取了动力三角翼飞机飞行执照。今年5月份,他从网上的视频中看到了舒满胜的故事,两人有共同的爱好,并被舒师傅坚持不懈的精神所感动。他通过拍客要到了舒满胜的联系方式,“之前一直想过来,但工作太忙,没抽出时间来。”

  前日,崔克强向公司请假后坐火车赶到武汉。昨日凌晨5点钟,两人就起床去调试飞机。“舒师傅制作的飞机发动机不错,推力足,重力轻,但还需要在机翼升力、稳定性和安全性上进行测试。”

  昨天早上,飞机调试还比较顺利,但9点多开始起风,考虑到安全因素,两人只得返回。崔克强准备再在武汉停留3天,调试成功后正式飞行。“如果一切顺利,飞机持续飞行15分钟没什么问题。”

  舒满胜也对这次飞行有信心,飞机制作上有改进,采用了动力三角翼操作机构。“以前飞行只能持续2、3分钟,主要是自己驾驶技术不行。”

 

市民自制飞碟拍美景 想让全世界了解武汉

“飞碟”在汉街上空拍摄

吴波遥控飞碟航拍的楚河汉街和沙湖大桥


(腾讯网)10月11日下午2时45分,航模发烧友吴波轻轻推动拉杆,将一架六旋翼飞行器升至武昌楚河的沙湖游船码头上空200米处,引来近千游客驻足围观。他“空中看武汉”拍遍武汉美景的梦想从此启航。

    两架“飞碟”先后升空
    昨日天气晴好,但楚河上空风力达到4级以上。吴波称,普通航模如固定翼飞机、直升机在大风条件下,稳定性不如多旋翼(即多发动机)飞行器。昨天升空用于拍照的“飞碟”,有6个发动机,称为六旋翼飞行器,其装载的高清照相机,达1400万像素。
    一轮拍摄后,3时15分,“飞碟”再次从汉街大戏台升空至300米处,又引来近千游客翘首远眺。几分钟后,又缓缓降至人群头上两三米高的上空,轻轻点头向游客示意。3位汉街保安请游客腾出直径三四米的空地,“飞碟”稳稳降落。两次升空拍下照片30多张。
    3时30分,另一架四旋翼“飞碟”顺着汉街从西往东飞行,并拍下两段总共10多分钟的视频。
    想让全世界了解武汉美景
    吴波是汉正街长大的地道武汉伢,10岁时就迷上了橡皮筋弹射飞机。上班以后,手头有点积蓄,就开始玩飞机模型,特别擅长操纵直升机模型。上班以后,吴波以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娴熟的操作技巧,成了大多数玩家的“头儿”,并成立了“武汉天天飞俱乐部”。
    近几年,吴波听说城市做宣传片时,需要大量航拍资料,耗费巨大。在网上搜索,武汉的航拍资料并不多,就萌发了自己拍遍武汉美景的想法。
吴波说:从长江二桥建成,到武汉大道通车,到楚河汉街建成,武汉的变化实在太大了;作为一名武汉人,有义务运用自己的特长,把武汉美景拍下来,放到网上,让全世界充分了解武汉。
    半年来,他潜心研发多旋翼飞行器,花了3万多元买材料,终于试制出第一台“飞碟”。昨日升空的六旋翼飞行器,理论遥控距离最远可达3公里。欧洲同类产品的市场售价,约要70万人民币。

退休职工发明水陆两用自行车 让围观市民大开眼界

李卫国的女儿李瑾骑着父亲设计的水陆两用自行车在水中游玩

将钢管和密闭的纯净水筒向上收起,自行车就可以在陆地骑行

    09年5月30日下午3时许,退休职工李卫国的水陆两用自行车在武昌内沙湖公园的湖面和陆地骑行,表演让围观市民大开眼界。

  李卫国告诉记者,08年自己制造的第一代水陆两用自行车在长江武昌曾家巷码头试水非常成功,今年花了一个月的时间,尽一步更新,由于找不到合适的橡胶保持浮力,在水面“行走”的自行车依然采用普通自行车底部安装8个密闭的纯净水筒提供浮力;而将收放自如的牢固钢管替代金属角铁,方便密闭的纯净水筒向上收起后,自行车可在陆地骑行;并投资近2万元,将原来购买的重10公斤车后轮叶片改成自行设计并制模仅4公斤的水陆两栖叶轮。经过前后多次下水调适,水上自行车的平衡和浮力已经达到最佳状态,在陆地上骑行也非常方便,只是体积大了一些。下一部将把叶轮和浮桶进行夜光处理,并找到投资商批量生产,期望武汉夏日的江面上、湖泊中出现异彩的嬉水场景。 

政府应鼓励民间创新精神 让更多高手“上天入海”

  俗话说小隐隐于山,大隐隐于市,真正的高手都在民间深藏着,像武汉这座城市中就隐匿者许许多多不为人知的民间高手,他们制作出来的东西“上天下海”……像71岁的蔡甸农民制造的“水上机器人”,可以帮不会游泳的人享受水上乐趣;某机械纺织厂的下岗工人手工制作了多艘潜艇并成功出售三艘,现在他以自己的名字开了一家船舶制造厂;江夏农民自制的碟形飞行器,让飞碟不再只是电影中外星来客的座驾;航模发烧友的遥控六翼飞行器,试飞时引来千名游客驻足围观,他“空中看武汉”拍遍武汉美景的梦想从此启航;以及退休职工李卫国制作的水陆两用自行车,在武昌内沙湖公园的湖面和陆地骑行,表演让围观市民大开眼界。

  众多退休农民以及下岗待业的普通职工等等草根市民制作出的产品如此吸引着我们的眼球。他们简单,低调,敢于创新,因制作出了杰出的作品而快乐、骄傲着。就像野草,平凡而具有顽强的生命力,看似散漫不羁,却生生不息,绵绵不绝,一如我们的人性,具有强大的韧性,更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和独立性。正是这种特性赋予了他们极强的创新精神,不受束缚,绵延着生长开来。“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相对于其他农业领域的专家来说并没有受到过很好的理论知识的学习和教育,但是不满于现状,敢于改变,敢于创新,深入田间地头,根据自己观察到的实际现象去研究,年复一年,终有一天历时九年的杂交水稻研究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可以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

  如果人人都富有创新精神,我们的城市、国家何愁发展。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的不竭动力,创新既是今天循环经济的发展动力,又是未来知识经济的核心。创新具体体现在哪里?体现在日常的工作中。我们要象这些民间创造达人一样敢想敢做,多读书、多游历,多接触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有不同意见的人,接受外界各种先进的知识,不安于现状,增加能动性,提高我们的工作效率,丰富我们的专业技能。

  同时作为城市运营者的政府,在高水平和高质量的进行城市硬件建设的时候,也需要为城市软实力的建设提供必要的鼓励和支持,鼓励草根市民的创新精神。比如提高他们的社保待遇,为他们提供场地、技术支持等等,让怀揣梦想的草根民众制造的飞碟、潜艇“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对于特别突出的民间高手和优秀分子,政府应给予鼓励与一定物质上的支持,加强知识产权的保护,大力改善他们的待遇。

  对创新文化的建设是一项长线投资,不会马上看到回报。这就要我们的政府能沉得住气,以人为本,长期以往地抓创新,鼓士气,在社会环境和舆论中搭建起一个良好的平台。有了国家政府和社会的共同支持与保护,创新人才在进行科学研究时,就能紧紧围绕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需要,把个人自由探索与国家目标导向研究结合起来,积极推动基础研究成果向应用性转化,我们的城市乃至国家整体的自主创新能力自然会不断提高。(长江网 张亮 娄琦)

责编:娄琦

一周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