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频道 收起频道

我市老外消费投诉增多 中外观念碰撞

新闻中心 > 武汉

2012-09-12 09:07 来源:
【字体:
(湖北日报记者 余瑾毅 通讯员 高峰 徐永峰)最新数据显示,常年生活在武汉的外籍人士已达1.5万人。眼下,涉及这些老外的消费投诉日益增多。

    洪山江汉两区,老外投诉多

    在汉外籍人士,留学生和外教占到一半以上,还有一些便是外资企业职员、随行家属及来汉经商者。
    2007年之后,武汉开始接到外籍人士零星投诉。但近一两年来,每年的涉外消费投诉已经增至40起左右。洪山区高校众多,留学生和外教集中,江岸区则因涉外机构众多,成为涉外投诉最为集中的两个区。
    商品质量引发的投诉占九成以上。在洪山区,电子通讯类产品质量投诉高达90%,投诉人几乎全是非洲留学生。江岸区、沌口开发区受理的涉外投诉中,除了电子产品,建材“货不对板”、家具裂纹炸漆等成为投诉热点。
    对一些虚假宣传,老外们极为较真。一位法国人订购一套家具,店家称“全法国设计”,他仔细查对后发现,只有柜门是法式设计,在索要“法国设计”证明无果后,要求退货。
    令人意外的是,老外的投诉,几乎全是商品类投诉,服务类投诉几近为零。多位受访外籍人士认为,武汉的服务很贴心。

  投诉往往拨打110

  令人意外的是,所有的涉外投诉,无一是12315投诉热线接到的,多由110、市长热线转至工商部门,还有投诉人在中国朋友指点下,循着google地图一路找到工商所。
    加拿大人贾斯丁表示,并不知12315是消费投诉电话,消费场所没有看到英文提示,只知道110用于紧急救助。长飞公司美籍工程师米歇尔的朋友则是在拨打12315后三天迟无回音,才拨打市长专线。对此,武汉市消协表示,将进一步提高热线人员的外语水平和接待效率。

  老外多享“区别对待”

    尽管老外对部分商品质量不满,但投诉调解满意率高达98%以上,40起涉外投诉基本全部调解成功。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老外们在退换货和消费投诉中,往往享受“超国民待遇”。法国人贝阿提丝表示,她曾因电暖气片制暖不够而要求退货,短短5分钟就满意而归。多数受访者表示,在中国退换货很快捷。
    不仅在武汉,上海、深圳对老外投诉均有“照顾”。据了解,上海对消费投诉法定办结期是20日内,但对老外最快当天可办结。两地有关部门说,这是因为外国人在中国停留时间短暂。
    这种快捷,并不是中国公民的普遍感受。武汉市消费者协会和工商部门表示,对老外投诉,在法律上不会因人而异,“区别对待”是由于商家或管理部门出于武汉涉外形象的考虑。

  中外消费观开始碰撞

    米歇尔的难权经历,耐人寻味。
    去年4月,米歇尔委托同事在汉口永清街意大利品牌威乃达店订购一套橱柜,价格2.6万元,定金5000元。因幼子患有哮喘,米歇尔十分关注柜体材质,询问材料是否由该品牌南京总经销供货,该店拒绝告知。米歇尔遂致电意大利威乃达厂商,得知中国的威乃达仅有品牌使用权,所有产品均在中国生产。米歇尔决定按照合同中“未出货前可退订”条款取消合约,索回定金。
    按照国内通行做法,定金不退,只同意换成等值电器。但米歇尔不愿意“入乡随俗”,要求退款并最终拿回了定金。
    和米歇尔“认死理”不同,法国教师贝赫纳学会了“睁只眼闭只眼”。他曾打算将购买不久、“颜色不好”的热水壶退货,他的学生劝他作罢。贝赫纳说,在欧美国家,因嫌价格高、款式不喜欢、试用后不满,只要不影响二次销售,都可退换。
    尽管武汉尚无“无理由退换货”遭拒的纠纷,但在上海、深圳,均有数起此类纠纷。上海消委会消费指导部汪鸫称,无理由退换货在国外已成商业习惯,但国内商家因担心恶意退换而拒绝。不同消费习惯的碰撞,致使调解人员“有力使不上”,多由双方协商解决。
    今年,武汉入境外籍人士将突破20万人次。另据预测,到2015年在汉常年生活的老外将达5万人。今后汽车、房屋等大宗商品投诉也将逐步出现,如何按照中国法律处理涉外消费纠纷,已成新问题。深圳消委会聘请翻译“坐镇”消委会,上海则设立专门的投诉点。
    有关专家称,我国最欠缺的无理由退货,反映了商家与消费者之间互不信任。这种消费理念的培养,需要商家与消费者共同努力。

责编:娄琦

一周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