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频道 收起频道

消失26年再面世 四眼井见证街道口200年沧桑巨变

新闻中心 > 武汉

2012-09-19 08:47 来源:
【字体:

200多年的古井“回家”后焕发出新的光彩

(长江日报)洪山街道口立交桥处,曾有一口深约40米的水井,因井底有四个铜钱大小的泉眼,所以这口井又被人们称作“四眼井”。洪山地方志记载,该井挖凿于200多年前。1986年盛夏,街道口要在水井所在地建高楼大厦,四眼井被埋。

    今年6月, “四眼井”在洪山区珞南街四眼井社区展出时,在居民中引起轰动。

    一口水井见证街道口百年沧桑巨变

    几代人都生活在珞珈山路劝业场的杨敬修老人回忆,新中国成立前,现在繁华闹市街道口一带,还是一片土岗和坟地,这里最招人惦记的,只有“四眼井”。

    老人说,那时“国立武汉大学”的牌坊,坐落在珞珈山路与武珞路交界处,离四眼井仅300米左右,住在牌坊周围的人,都吃四眼井的水。

    新中国成立后,先后修建了珞狮路和武珞路,两路交会于四眼井,形成十字街头。杨敬修说:“200多年来,四眼井是整个街道口风貌变迁的历史见证物。”

    收藏家慧眼识宝古井免遭毁灭

    1986年,四眼井所在地要建大楼,工人把井填埋后,把由整块石头凿成的井口扔弃并准备当垃圾运走,这一幕正好被省收藏家协会理事鲁汉生看到,他急忙请来六个人把井口抬回家收藏,从此,四眼井的井口在鲁汉生家里沉睡20多年。

    “请回”井口使之成为社区一景

    今年5月,洪山区四眼井社区书记吴素珍,无意间听到鲁汉生讲到他家藏有四眼井的井口。听到井口的下落,吴素珍兴奋得夜不能寐。今年6月,鲁汉生把井口无偿送到了四眼井社区,社区立即把井口安置在居委会文化大厅里,并为井口配置了背景屏、中国结等装饰物,还用电动机送水,还原了井里四个泉眼往外涌水的情景。

责编:娄琦

一周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