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纺织大学纺织科技馆:不只衣服那点事儿
电脑提花针织大圆机。
(长江商报)纺织科技馆位于武汉纺织大学南湖校区,展馆本身不大,整个纺织产业链以顺时针顺序,分为7个部分展示了纺织产业发展的重点环节,从纺织原料、纺纱技术、技术纺织品、染整技术到后期的服装设计与工程,再到纺织设备和纺织经济与管理。所有展品几乎都能零距离接触。
在来这儿之前,我原本以为纺织科技嘛,不就是跟做衣服有关的那些事儿呗;后来才发现,在这些貌不惊人的原料、织物、机械背后,并不只是跟“服装制造”有关,每件展品都记载着近代人类文明史与科技史上的发展变迁,其背后甚至深深蕴藏着经济原理和国家策略。
过去国际纺织业的纱支极限在200支左右,2009年初,这个极限被中国人突破,而且几乎将其翻了一番。武汉纺织大学徐卫林教授领衔开发的新技术“如意纺”,将纱支极限一举跃升为500纱支,而且所用原料是过去纺织制造中剩下的边角料,也叫落地棉,最实际的一点是,它可以为企业降低成本20%以上。
“纤维轮”:
纤维高科技“光谱”
“纤维轮”的提出,是纺织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王训该的精心设计,据说许多外国专家、院士来到科技馆,都会在“纤维轮”前驻足称赞。
“纤维轮”是一个圆形轮状的图表,其中心写着“FIBRES纤维”,与它紧密相连的一轮是4个主要分类:天然、人造、微米、纳米。而由此辐射出的16个扇形,则涉及各行各业。
如果提到“纤维”令你最快想到的是服装、家用纺织品、包装等这些领域,那么你一定想不到制造业、土木工程、采矿业、农业,乃至医用、航空、海运、安全防卫这些高精尖的领域,一样跟纤维大有关联。
“如果制造隐形战机还用金属做外壳,那如何躲过对方的雷达探测?只有运用这些最先进的纤维材料,才谈得上发展我们的国防、航空航天的科技。”负责人称。
在“纤维轮”对面桌上的玻璃瓶中,展示有一根10cm左右的白色的“人造血管”。据负责人介绍说,有了“人造血管”的技术后,心脏搭桥手术就可以不必再移用人体内部的血管。
想想在未来的医疗手术中,如果可以大量运用这些由特殊纤维制成的人造皮肤、人造骨骼、人造肌腱……那人的创伤与病痛,就可以被近似完美地修补,而不必再从自家身上东搬西挪,甚至出现母亲割皮救子这样的事件了。
一周热门
- {{index+1}}{{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