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和医院实现用药智能审核 电脑拦截风险大的处方
(长江日报记者李艳梅 通讯员聂一钢 聂文闻 华小黎)患者琳琳得了急性荨麻疹,医生开了两种药——地塞米松注射液和维生素B6针剂,处方被输入电脑,3秒钟后电脑显示这两种药酸碱度不同,不能同瓶输注。不安全的处方随即被拦截,医生需要重新开处方。
协和医院昨日对外宣布,该院合理用药监测信息平台正式启用。这一平台可在医生开处方时实现用药安全智能审核,对不合理用药进行提示、干预,对用药风险大的处方进行拦截。据悉,此举在中南地区系首创。
该院药剂科主任陈东生介绍,药品品种、剂型成千上万,协和医院目前用药品种达1700种。临床用药时,一种药品在治病时本身会有大的副作用,多种药品合用更有可能产生用药风险。医生、药师需要掌握合理用药常识,确保处方合理。
而现状是,医生看门诊时间有限;专科医生对其他疾病用药常识有限,多种疾病合并用药知识不足;药师要在几分钟内审方发药,精细度也有限,影响患者用药安全。
据了解,合理用药监测信息平台拥有数以千计药品的副作用、不良反应、禁忌症等数据,可监测到单种药品在治疗时、多种药品合并使用时的安全性。此外,对于抗生素,该平台可显示不同级别医师的使用目录。特殊等级的抗菌药只有具备资质的医师才能开出处方。
陈东生介绍,医生开出处方后,通过该平台审核,用药存在严重危害、弊大于利的,处方会直接被拦截,无法打印;用药利大于弊、确实需要使用的,医师要根据病情权衡利弊,填写理由后,才可开具处方。通过监测,可降低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药品治疗水平。
据了解,过去,用药审核在患者缴费取药的时候进行,发现不合理处方后,患者要再找医生修改,程序繁琐。现在,合理用药监测信息平台在医生开处方时同时启动,便于及时修改,用时只需3秒钟。
责编:娄琦
一周热门
- {{index+1}}{{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