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品秋拍开局 武汉流拍率达70%
(长江商报)金九银十在艺术品拍卖业同样适用,但这个十月却有点冷。秋拍启动季,武汉拍卖界却是一片沉寂之声,不仅动静小,场次少,作品无亮点,开局流拍率就达70%以上,有的拍卖公司甚至干脆放弃秋拍市场。和去年相比,今年艺术品成交价格偏低总体下滑,但业内人士表示,此时或为投资者抄底时机。
艺术品成交大幅缩水
近日,拍界巨头中国嘉德与苏富比分别举行专场拍卖。前者,最高成交价为齐白石《山水图册》,以4600万港元成交。后者分别是傅抱石的设色纸本立轴《春词》和张大千的书画合璧作品《瑞士奇峰》《行书诗》,二者均以2306万港元成交。
纵观去年的全国艺术品市场动辄数亿元的成交价来讲,今年中国艺术品成交价格整体走低。“以齐白石、傅抱石这样的优质作品为例,如果是放在两年前进行拍卖,价格至少可翻一番。”武汉嘉帝拍卖公司负责人陈前武表示。去年6月,1600万元在汉成交的齐白石花鸟作品,正出自该公司之手,并创下我省艺术品拍卖最高成交价。
20年间,我国艺术品拍卖企业已飞速发展至300余家,在武汉从事艺术品拍卖的企业也有12家。但在武汉举办秋拍的企业却屈指可数。“动静小、场次少、作品总是‘老三样’,去年同期成交量超过60%的两家公司,今年的流拍率达到70%以上,基本赚不到钱。”江城一位从业人士透露,今年还很少有百万元的作品在汉成交。
汉口一家去年组织艺术品秋拍的房产拍卖企业负责人则表示,本来有过艺术品秋拍的计划,图册印制都已提交到了印刷厂,但最终还是取消了,“征集不到撑门面的精品,结果肯定是入不敷出,因为达不到心理价位,许多持有者都不愿意出手”。
一周热门
- {{index+1}}{{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