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频道 收起频道

普通家庭有40多件家电 消费比五年前翻一倍

新闻中心 > 武汉

2012-10-22 05:33 来源:
【字体:
(武汉晚报)五年前,每个家庭以拥有 “老三样”,彩电、空调、冰箱为荣。如今,这些个电器已变得不值一提,因为现在得有“新三件”才有面子,那就是汽车、电脑和移动电话。

    昨天,据市统计局介绍,2011年我市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17140.96元,比2006年增长86.7%,五年年均增长13.3%。其中,大件的电器消费已从奢侈品消费转为寻常消费。

  【微调查】

  普通家庭有电器40余件

  家住北湖小区的刘师傅,祖孙三代都居住一起。小小的三居室,被家里的家具、电器挤得满满当当。

  在刘师傅家里,客厅和两个卧室分别一台电视机、一台空调、一部电话机,家里仅台式电脑、液晶电脑、笔记本电脑就有3台。刘师傅说,就连5岁的孙子都会用电脑。此外还有影碟机、音响等。

  家电最多的地方是厨房。这里有冰箱、抽油烟机、消毒柜、微波炉、电饭煲、电烤炉、热水器、面包机、电水壶、榨汁机、豆浆机、电火锅。

  卫生间里的电器也不少,热水器、取暖器、暖风机、洗衣机、电吹风、电动剃须刀。

  刘师傅指着家里搭的暗楼说,这上面还有些被淘汰的电器,录像机、照相机、录音机、电炉等,舍不得丢。

  大小家电算起来就有40多件。“第一台家电是一台录音机,那是花了我半个月工资买的。现在,想买个什么电器随时就去买了。前不久,孙子鼻炎,还特地花百把块买了个空气加湿器。”

  家住丁字桥社区的朱先生,正忙着处理家中的废旧电器。他说,5年来,家电几乎全换了个遍。

  2005年,朱先生购置了全新的家电结婚,三年后,就开始更换了。最先“淘汰”的是电视机,从40寸换成了50寸的液晶,随后冰箱从单门换成了双门,洗衣机从老式双缸变成了滚筒,电脑也从台式的变成了笔记本。去年,空调全换成节能型的了。在朱先生家的抽屉里,放着他和爱人5年来更换的6部手机,几乎是一年一换。

  朱先生笑着说,用电器就是图个舒适和方便,不那么方便了就要换了。

  在朱先生家里转了一圈,包括朱先生女儿点读笔、复读机、IPAD、电动牙刷等小电器在内,他们有近60个电器,几乎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

  “从每月统计的电器消费数字上来看,电器对于市民而言不再是奢侈品,只是享受生活的工具。”武汉市统计局相关负责人胡有喜说。

  他说,在过去5年里,武汉城镇居民的消费力,几乎以每年13.3%的速度增长。

  在城市居民每百户耐用消费品拥有量中,去年每百户拥有的家用汽车16.4辆,比2006年增加13辆;计算机97.4台,增加36台;移动电话211.6部,增加64.8部;空调器188台,增加43.4台。

  “几年来,还有好些电器已被‘淘汰’出统计范畴。”胡处长介绍,以前还统计影碟机、录放像机、照相机、电炊具、抽排油烟机,现在它们就像厨房里的锅碗一样平常,也就不作为耐用消费品来统计。洗碗机、乐器、跑步机等则作为新的统计项目被纳入。“再过5年,将是武汉人年消费从万元向十万元迈进的过程。”胡处长认为。

责编:金鑫

一周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