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铺绿”一阵风 江城屋顶仍旧灰蒙蒙
(长江商报)“站在黄鹤楼上远眺,视线内的13栋房屋的屋顶上,可以看到大片的桂花树、铁树,绿油油的草坪……”
这是2010年,武昌区重点对黄鹤楼视线范围内36栋房屋分批绿化,做出的规划,可如今,经过长江大桥,武昌桥头下的平屋顶上,一片灰色。站在黄鹤楼上眺望,只有几个屋顶上,依稀可见杂草丛生、花树干枯。
2005年起,武汉出计划推广屋顶绿化,想让78处屋顶披上绿装,建设楼顶花园,解决楼顶脏乱差,为城市添绿。
再上溯到上世纪80年代,武汉就一直在倡导屋顶绿化。
然而,不管是“自下而上”的努力,还是“自上而下”的推广,缺乏政策约束,资金瓶颈,以及涉及众多政府部门而难协调等众多因素,这项“可做可不做”的工作,进展得“举步维艰”,30年来,武汉屋顶铺绿效果并不明显。
市民反映>>>
“一阵风”过后…
黄鹤楼附近的后长街社区、司门口等地,曾经试点屋顶绿化的区域,已经难觅踪迹。从远处俯瞰,部分曾种下绿色植被的楼顶,已经长起几公分高的杂草。
武昌司门口步步云商业大楼上,胡先生正埋头将楼顶的杂草清除,开荒出一片菜地。一片杂草丛生中,依稀可以看出,这里曾经是一块绿化区域,但植被不再、草树枯萎。
2011年4月起,胡先生家所在的居民楼作为黄鹤楼视线范围内建筑之一,被纳入楼顶绿化试点中。短短几个月,一座像模像样的空中花园在楼顶呈现,胡先生一度曾为这个“私人花园”而骄傲。
但这样的骄傲并未持续下去。这个200多平方米的花园建起最初,楼顶还特地安装了水泵浇水,一位园林的负责人经常带着一位工人来此做维护,浇水、修枝、更换植物等等。去年底,寒潮来临,水泵两次冻裂后,工人再也没有来过了。
胡先生曾多次联系相关部门,但至今无人问津,如今,除了惋惜,他只能在闲暇之余,在屋顶开荒种菜了。
黄鹤楼附近的后长街社区、司门口等地,曾经试点屋顶绿化的区域,已经难觅踪迹。从远处俯瞰,部分曾种下绿色植被的楼顶,已经长起几公分高的杂草。
2010年,武汉市投资12.5亿元用来添绿,其中武昌区重点对黄鹤楼视线范围内36栋房屋分批绿化,其成功经验将推广到全市另外42处屋顶。
但至今,因为“屋顶绿化项目近几年并未纳入重点工作和绩效考核,属于区里的自选动作”,武昌区园林部门无法提供目前这些规划“披绿”项目的完成情况,甚至在他们的工作总结中,“也未提及”。
武昌园林部门一负责人称,前期试点的36栋房屋屋顶绿化,后期管理都交由各单位和居民自行负责,成效和数据并未进行反馈统计,管理情况及现状如何,园林部门也不清楚。
不过,前期屋顶绿化试点的房屋中,有两处较为“知名”,一处是司门口时尚广场,一处是司门口工商银行。
按照设计规划,司门口时尚广场楼顶有草有树,还架起三座凉亭供人休闲。但如今这里正值装修,大门紧闭,楼上的绿化树木状况如何,无人知晓。
司门口工商银行楼顶的绿化,是屋顶绿化试点中唯一保存较好的点,但不允许外人踏入,小花园的美丽拒绝外人欣赏。
一周热门
- {{index+1}}{{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