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考生“夹带”现身湖北美术学院“读画楼藏品展”
(长江日报记者 蒋太旭 实习生杨童舒)清代参加科举考试的考生是如何作弊的?近日现身湖北美术学院“读画楼藏品展”的一件珍贵文物——清代考生的“夹带”,令观众大为惊叹。
蝇头小楷10万字,布满2.2米长绢帛
这件“清科举考试夹带”为一块长约2.2米、宽约20余厘米的黄色绢帛,由于年代久远,绢布有些发暗,上面密密麻麻地用米粒大小的“蝇头小楷”抄满了八股文考试中的帖诗、四书五经及策问答案等内容。观者须用眼睛凑近字面,才能辨清绢帛上的若干内容。此物让不少参观者大发感慨,有几位热心读者还认真数了数上面的字数,仅每列就有110余字,总字数逾10万字。这位清代仁兄的“眼力”及“作弊功夫”实在令今人望尘莫及,一位女学生甚至惊叫:好吓人啊,这简直就是令人叹为观止的“微书法”。
此物收藏者、“读画楼”主人梅子先生介绍,这件乾隆年间科举考生作弊的夹带,为20多年前从上海一位朋友处发现。尤为珍贵的是,已故著名书画文史鉴定专家、中国国家博物馆研究员史树青先生,曾于2000年8月对此文物进行了鉴定,还亲笔为藏品留下了题为“清代科举考试鉴赏夹带”的鉴定墨宝。
据介绍,古代科举考试对作弊查得非常严。据说乾隆在位时,曾对考生的穿戴做过严格规定:不论是帽、衫、袍、褂、袜都必须是单层的,皮衣和毡衣要去掉里子,鞋子要求是薄底的……同时,入场前还要脱衣接受检查。看来,要把这样长的“夹带”顺利带进考场还真不容易。
史树青先生在评介中为我们提供了答案:“科举之制自唐以来为国家求才之本,开科取士历代奉行,考场作弊案以清为盛,此夹带小抄书于绢帛……秘藏于考场,沟通关节,往往高中,清代政纪之腐朽此明证也。”此批语连同夹带一起裱成卷轴,供人参观,卷轴全部展开总长接近3.5米。
据悉,此前见诸媒体的类似清代科举考试“夹带”展开长度大多不超过六七十厘米,像这样长达两三米的“夹带”实属罕见。梅子先生介绍,此藏品也是他首次公开展出。记者傅克强 摄
责编:宗夏
一周热门
- {{index+1}}{{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