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频道 收起频道

与家乡青年演员座谈周小燕感叹藏龙卧虎

新闻中心 > 武汉

2012-10-27 06:19 来源:
【字体:

  (武汉晨报)“我没想到在我的家乡藏了这么多人才,领导这么重视音乐,这是我们从事音乐工作人的福分。希望下次我来的时候你们能排戏,《洪湖赤卫队》是能走出去的戏,我们一起努力!”你很难想象上面这段慷慨激昂的语言是来自一位95岁高龄的老人。“中国夜莺”周小燕此次归乡之旅的最后一站,到达了武汉歌舞剧院。昨日上午,周小燕在沙莱的陪同下和歌舞剧院青年演员以及武汉市艺校的青年教师共同完成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大师公开课。

  经过了上午近两个小时与师生的交流,学生廖昌永嘴里那位不带学生会落寞的声乐老师,全程没有露出一丝倦容和厌烦,诲人不倦正是周先生的写照。

  武汉歌舞剧院青年独唱演员董研峰是昨天汇报交流第一个登台的演员,科班出身的董研峰丝毫不紧张,原来,这是他第三次唱歌给周先生听了。一曲唐尼采蒂歌剧《爱的甘醇》中《多么美丽多么可爱》赢得了周小燕的大加赞赏,“声音也好,语气也好,感情表达也对了。”无独有偶,昨日登台的四位学生中,前三位都选择了西洋歌剧的选段,这让一向想发展中国歌剧的周小燕感慨良多,“我想提醒学习西洋歌剧唱法的年轻人,学这个是为了发展我们中国自己的歌剧。”说完,董研峰又临时加演了一首云南民歌改编的歌曲《相乡亲娘》,果不其然,“咏叹调化”是周先生给这首中国作品演唱的评价。董研峰的唱腔、形体都是照搬西洋歌剧的方式,如何将民族歌剧、民族音乐民族化是周小燕先生反复对学生们强调的。

  不建议原生态唱法举办比赛

  平日里,活到老学到老的周先生还在一直吸收学习不同音乐门类的养分。对于戏曲和原生态民歌她也有着浓厚的兴趣和自己独到的见解,“我不建议原生态唱法举办比赛,西藏、内蒙古的歌曲各有各的好,怎么能放在一起比呢?我也不太提倡三种唱法的提法,每一种唱法都有自己的味道,关键还是看情感的表达”。

  接着登上舞台的俞凤和汤俊军等演员们较高水准的演出给周先生留下深刻印象,“我在武汉听你们唱意大利文竟然都没有口音。廖昌永最开始的时候连‘牛奶’和‘亲娘’都分不清,现在唱《费加罗的婚礼》,那么快,都能够克服。”

  为后辈开“小灶”1个小时

  最后登场的刘静是周先生现场辅导时间最长的学生。刘静选唱的是国内原创音乐剧《星》中的选段《轻轻推开一扇窗》,也许这一举动触碰到周先生的内心,原本安坐在场下的周先生突然起身,在舞台上给刘静开了近一个小时的“小灶”。从运气、共鸣、吐词、表演多个方面,对刘静一一指导。为了让刘静更好领悟呼吸的感觉,周小燕先生亲自示范给刘静看;还利用模仿军人齐步走等多种方法引导刘静。一时间,舞台上那个蹒跚慢步的老人消失了,一个激情无限的音乐家出现了。当周先生全情投入在音乐教学中时完全忘乎所以,忽略了示范时歌声是否完美,忽略了身体的状况和时间的流逝。交流结束,刘静走上前一把抱住周小燕先生,满心的欢乐和满足溢于言表。

  责编:张亮

一周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