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美丽武汉”是追求也是使命
长江日报讯: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十八大报告
十八大报告首次单篇论述“生态文明”,首次提出“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建设“美丽中国”。昨日,“美丽中国”成为湖北团代表口中的热词,他们表示,建设“美丽武汉”,是武汉人民的心愿与追求,也是武汉正担当的国家使命。
北京探会
“生态文明”,在十八大报告中专章论述,“生态”二字反复出现了39次。
武汉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李晓红说,突出加强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天蓝、地绿、水净的“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这充分体现了我党深沉的历史使命感。
他说,武大在资源与环境科学、生物工程、测绘遥感信息工程、环境法等学科领域具有一定优势,将为建设美好家园作出更大贡献。
对“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中船重工701研究所国家航母工程副总设计师吴晓光这样理解:这是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更多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
他说,出国的人有这样的体会,国际上许多城市,开始都印象深,时间久了,就只记得那些环境优美的城市,GDP高的,楼高的,不一定就是记得最清楚。这说明生态、环境是多么重要的一件事,现在美丽中国上升到国家层面的追求了,十分令人欣慰。
“洪湖水呀浪呀嘛浪打浪啊,洪湖岸边是呀嘛是家乡啊……”这是省歌剧舞剧院国家一级演员、“第三代韩英”扮演者、十八大代表刘丹丽的代表作。
歌中描述的美景虽然在洪湖,但刘丹丽认为,武汉是百湖之市,有山有水,自然禀赋得天独厚,建设“美丽武汉”可谓“天生丽质难自弃”。她说,武汉在保护湖泊方面下了不少功夫,希望能继续加大力度改善生态环境,保护好美丽的湖泊,为子孙后代守好这一颗颗城中“珍珠”。
吴晓光说,这几年,大江大湖大武汉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做得不错,有许多“显山、露水、透绿”的工程;需要做得更好的是有些城市地块,是继续建房还是建设绿地,要考虑清楚,有些低洼地段,本来会积水,不如就做成湿地或绿地,这样城市也更生态更美丽了。
十七大之后,武汉城市圈被国家确定为“两型社会”试验区并被赋予先行先试的政策创新权。“两型社会”即“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在党代表们看来,这就是国家赋予武汉的使命。
武汉建设“两型”社会,确定以循环经济为突破口。湖北宜化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蒋远华呼吁把更多的财力、技术、人力投入到生态文明建设中去。他介绍,近年来,宜化集团投入巨资进行污染控制和节能改造,这5年来投入超过30亿元,所有工厂都装备了先进的污水处理系统,达到一类排放标准。节能治污收获丰厚回报:2001年时,生产一斤尿素要用3吨煤、200吨水,现在只用800斤煤、3吨水。据不完全统计,宜化集团近5年来共节约生产成本50亿元。
“环保做不好,老百姓不支持,员工也不安心在这里工作,只有尊重科学发展规律,企业才能有很好的发展氛围。”蒋远华希望,武汉作为“两型”社会建设试验区,能率先探索走出一条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示范之路。特派记者胡孙华 李晓萌 万建辉
——十八大报告
十八大报告首次单篇论述“生态文明”,首次提出“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建设“美丽中国”。昨日,“美丽中国”成为湖北团代表口中的热词,他们表示,建设“美丽武汉”,是武汉人民的心愿与追求,也是武汉正担当的国家使命。
北京探会
“生态文明”,在十八大报告中专章论述,“生态”二字反复出现了39次。
武汉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李晓红说,突出加强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天蓝、地绿、水净的“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这充分体现了我党深沉的历史使命感。
他说,武大在资源与环境科学、生物工程、测绘遥感信息工程、环境法等学科领域具有一定优势,将为建设美好家园作出更大贡献。
对“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中船重工701研究所国家航母工程副总设计师吴晓光这样理解:这是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更多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
他说,出国的人有这样的体会,国际上许多城市,开始都印象深,时间久了,就只记得那些环境优美的城市,GDP高的,楼高的,不一定就是记得最清楚。这说明生态、环境是多么重要的一件事,现在美丽中国上升到国家层面的追求了,十分令人欣慰。
“洪湖水呀浪呀嘛浪打浪啊,洪湖岸边是呀嘛是家乡啊……”这是省歌剧舞剧院国家一级演员、“第三代韩英”扮演者、十八大代表刘丹丽的代表作。
歌中描述的美景虽然在洪湖,但刘丹丽认为,武汉是百湖之市,有山有水,自然禀赋得天独厚,建设“美丽武汉”可谓“天生丽质难自弃”。她说,武汉在保护湖泊方面下了不少功夫,希望能继续加大力度改善生态环境,保护好美丽的湖泊,为子孙后代守好这一颗颗城中“珍珠”。
吴晓光说,这几年,大江大湖大武汉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做得不错,有许多“显山、露水、透绿”的工程;需要做得更好的是有些城市地块,是继续建房还是建设绿地,要考虑清楚,有些低洼地段,本来会积水,不如就做成湿地或绿地,这样城市也更生态更美丽了。
十七大之后,武汉城市圈被国家确定为“两型社会”试验区并被赋予先行先试的政策创新权。“两型社会”即“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在党代表们看来,这就是国家赋予武汉的使命。
武汉建设“两型”社会,确定以循环经济为突破口。湖北宜化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蒋远华呼吁把更多的财力、技术、人力投入到生态文明建设中去。他介绍,近年来,宜化集团投入巨资进行污染控制和节能改造,这5年来投入超过30亿元,所有工厂都装备了先进的污水处理系统,达到一类排放标准。节能治污收获丰厚回报:2001年时,生产一斤尿素要用3吨煤、200吨水,现在只用800斤煤、3吨水。据不完全统计,宜化集团近5年来共节约生产成本50亿元。
“环保做不好,老百姓不支持,员工也不安心在这里工作,只有尊重科学发展规律,企业才能有很好的发展氛围。”蒋远华希望,武汉作为“两型”社会建设试验区,能率先探索走出一条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示范之路。特派记者胡孙华 李晓萌 万建辉
责编:王刚
一周热门
- {{index+1}}{{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