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交管局:小事故后拒不撤离造堵者将领罚单
图为:其实,“快速理赔”程序方便又省时
(楚天金报)明明有“快速理赔”程序,但发生事故后,司机宁肯“坐等”保险公司,也不愿意选择快速理赔,将车辆挪走。近日,记者走访江城多家单位,发现武汉市虽然推行“快速理赔”程序已3年多,但一直少人问津,除了快速理赔手续复杂,理赔点较偏僻外,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在于司机之间缺乏信任,责任认定难达成一致。武汉交管局局长李顺年昨日委托本报呼吁,武汉每天发生近千起擦碰小事故,请司机尽快撤离现场,避免造成堵塞;今后,交警将对造堵司机开罚单:罚款200元。
现状探访
快速理赔点里 少人问津
早在2009年8月,武汉推出车损小事故可以“私了”的举措:在市内发生交通事故,如没有人员伤亡、事故车辆可自行移动,在拍照交换驾照后当事人双方可进行快速处理。
几年来,快速理赔金额已从2000元提高到一万元,“一站式”理赔点从以前的5个增加到13个。但是3年多过去,前来快速理赔的司机仍然不多,主动到理赔点办理手续的事故司机,占每天事故量的比例很低,还不到五成。
据武汉市交通管理局负责人介绍,推行车损小事故“私了”的目的,就是为了缓解道路交通拥堵,特别是出行高峰时段的交通拥堵现状。然而,武汉市目前发生的很多小刮蹭等交通事故,明明符合快速理赔程序,但司机却拒绝撤离现场的仍比比皆是,因此造成的交通拥堵事件也屡屡发生。
快速理赔,为啥“快”不起来?
原因分析
不少司机不知有“快速理赔”程序
11月4日9时许,航空路立交发生一起擦碰交通事故,一辆小货车和一辆轿车在十字路口处轻微刮蹭,两司机对事故责任争执不休。这个路口因此拥堵了近半个小时,直到交警赶到后,两司机才撤离现场。交警最后了解到,两司机对理赔程序不熟,根本不知道可以快速撤离现场,去理赔点办理勘查、定损手续。
小事故引起的大拥堵,在武汉各个主要交通路段其实并不少见。根据快速理赔程序的相关规定,凡在武汉市行政区域内道路上发生未造成人员伤亡,且不涉及酒驾、毒驾等特殊情况,单方车辆损失在一万元以下基本事实清楚的交通事故,本着“先撤离现场恢复交通,后自行协商处理”的原则,当事人相互记下车牌号和联系方式后,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应迅速将车就近移至不妨碍交通的地点,自行协商或等待保险公司处理损害赔偿事宜。
在交通事故快速理赔中心,由交警和多家保险公司联合办公,处理符合快速理赔条件的交通事故。但是即使如此,仍有不少司机对快速理赔程序一无所知,即使了解这一程序,不少司机仍然坚持等待保险公司或交警,发生事故后不肯撤离。
信任缺失 让车主现场僵持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在发生交通事故后,事故车辆驾驶员的第一反应往往是打电话报警。如果交警发现事故符合快速处理程序,会让其尽快到快速理赔中心处理。但在这种情况下,司机们往往还会给保险公司打电话。“现在保险公司的出险人员一般都要同时出几个事故现场,等赶到报险地点时少则二三十分钟,多的可能要一个小时以上;到现场后发现事故责任划分不清,就得让对方司机再找自己的保险公司来;两方保险公司的人员都赶到后,如果还无法对事故责任达成一致意见,就只能再报警要求交警现场处理。几个回合下来,可能两三个小时就过去了。”江汉区交通大队交警告诉记者,这就是小事故造成大拥堵的根本原因所在。
采访中,不少司机告诉记者,如果擅自挪动事故现场,大家最担心的是责任划分不明,保险公司不肯理赔。
“我就曾经因为轻微刮蹭,和对方司机协商各担一半责任后撤离了现场。可后来我们报保险公司理赔,保险公司坚持不同意我们的‘理赔程序’,特别麻烦。”司机杨先生告诉记者,虽然当时自己是为了缓解交通压力而采取的“快速理赔”方式,但自己在经济上却吃了亏。
此外还有不少司机担心,如果轻易撤离现场,现场被破坏后事故责任无法划分,个别“赖账”的司机可能会不肯承担赔偿责任。
私家车主唐先生就表示,自己曾在航空路附近被一辆机动车刮蹭,当时考虑到正是交通高峰期,自己用手机拍了两张照片就和对方撤离了现场。“明明对方是全责,可挪车后对方车主死活不肯承认。保险公司来了之后也说我的照片不清楚,不能作为理赔依据!”唐先生无奈地说,最后双方只能各担50%责任。“虽然有保险理赔,但这件事让人很窝火。”
一周热门
- {{index+1}}{{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