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频道 收起频道

武汉冬暖夏凉工程再次延迟供暖 系五年来第三次

新闻中心 > 武汉

2012-12-01 09:00 来源:
【字体:

 

图为:集中供暖户眺望“温暖的冬天”(资料图片)

(楚天都市报)昨日,江城的天阴沉沉的,气温徘徊在6℃上下。家住融侨华府小区的李婆婆,望着冰冷的暖气片,身冷、心凉。“买了集中供暖房,却用不上暖气,这叫什么事啊?!”

  “今冬原定的12月1日集中供暖要延迟,甚至有可能取消。”武汉“冬暖夏凉”工程实施方武汉德威热力股份有限公司有关部门负责人昨日下午向记者透露。

  “冬暖夏凉”工程2008年实施以来,仅去年、前年冬天实现了正常集中供暖,其余3年均因各种原因无法正常集中供暖,可谓“一波三折”。

  居民反映

  一则延迟供暖通知,让人感到心凉

  “起床需要毅力、洗澡需要勇气。这是网上对没有暖气的生活的一种描述。我前几天都还在暗暗庆幸,我家房子有集中供暖,网友们的描述与我无关。哪晓得今天下午一回家,就看到德威热力公司在小区贴出了延迟供暖的通知,我的心顿时‘拔凉拔凉’的。”

  张先生家住武昌积玉桥某小区,上有老人,下有3岁小孩。虽说带暖气的房子比周边没暖气的房子要贵,但为了老人、小孩舒适过冬,张先生还是买了该小区的房子。

  去年冬天,德威公司正常供暖。张先生回忆,在家中不再冻手冻脚,人也不需裹得像“粽子”,起床、洗澡变得很容易,真是比开空调舒服多了。今年,张先生早早地把冬季取暖费交了,就盼着集中供暖按时启动,没想到等来延迟供暖的通知。

  “我们花那么多钱买暖气房,冬天却用不上暖气,我们的权益谁来维护?”昨日面对记者,张先生气愤地问。

  尴尬现实

  “冬暖夏凉”实施5年,仅2年正常供暖

  德威热力公司有关部门负责人昨日向记者介绍,出现延迟供暖的局面也不是该公司希望看到的。

  该公司是一家民营企业,主要利用华电武昌热电公司、国电青山热电公司发电后的余热,以水为热媒,将热电厂发电后段抽出的蒸汽的热量通过管道输送至各用户终端,实现集中供暖。

  据了解,“冬暖夏凉”工程实施5年来,因为受困于热源,仅有2年正常集中供暖。

  从今年9月起,德威公司开始进行热力管道的大范围检修,优化了服务机构,并于近期完成了整个热力系统的冷态调试工作,准备于12月1日开始集中供暖。

  没想到的是,在昨日该公司得到确切消息,上游热电企业因多种原因无法向该公司提供热源,该公司只得宣布推迟供暖。该公司称,会根据不能供暖的实际情况,向用户退费。

  困境何在

  热源卡住“冬暖夏凉”工程的脖子

  目前武汉“冬暖夏凉”工程拥有2个热源,其中华电武昌热电公司是最早启用的热源,去年和前年冬天,德威公司均是利用该公司的热源实现集中供暖。但是,因天然气供应紧张,该公司今年冬天很难弄到气发电、供热。

  为了实施“冬暖夏凉”工程,2006年7月,武昌热电公司燃机工程开工建设。该工程首先利用天然气发电,产生的高温蒸汽用于蒸汽轮机的二次发电,最后的余热蒸汽输出提供给德威公司进行集中供暖。

  武昌热电公司有关负责人昨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该电厂正常运转时每天至少需要75万立方米天然气,但现在连二三十万立方米的气都要不到,机组处于停机状态,不能发电,更无热可供。现在公司正在四处争取气源,但看起来难度很大,搞不好整个冬天都弄不到气。

  武汉“冬暖夏凉”工程另一个热源就是国电青山热电公司。该公司以煤为燃料发电、供热,不受天然气供应的影响,本可以成为“冬暖夏凉”工程稳定的热源。但是,该公司一算账,向德威公司供热会亏本,因此不同意供热。

  青山热电公司有关负责人昨日介绍,湖北缺煤,该电厂用的煤都是从外省购入,运费成本居高不下,导致供热成本也比北方同类电厂高。德威公司2006年曾和该公司签了协议,约定了供热价格,同时约定因成本变化价格应另行协商。这几年来煤价、运费上涨得都比较厉害,供热价格必须重新协商。按照2006年约定的价格提供热源,该公司会亏损。

一周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