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频道 收起频道

武汉轻微交通事故理赔“快”不起来

新闻中心 > 武汉

2012-12-02 04:57 来源:
【字体:
长江日报(记者李亦中 通讯员吴培勇)市公安交管局昨日统计的数据显示,我市车损事故快处快赔的比例正逐年下降,1至11月,理赔中心累计受理车损事故3万余起,约占车损事故总数的26.1%,受理率同比下降9.82%。

  2009年8月起,为缓解中心城区交通拥堵,交管部门推出 轻微交通事故“快速处理”措施:每天6时至20时,发生在本市范围内(不含蔡甸、黄陂、江夏、新洲、汉南五个区),不涉及伤人、均有本市交强险,且车辆可以自行移动的车损事故,双方均可到快速理赔点“私了”处理。但措施实施3年来,交管部门称,仍有七成以上车主不买账。

  七成车主发生事故喊交警

  昨日上午7时许,珞狮北路高架桥水果湖隧道入口处,一辆黑色现代轿车与前方一辆商务车发生追尾,两车分别右前灯破碎和车尾被刮蹭。两名司机当即下车“讲理”,隧道入口车辆很快就排起了长龙。

  不多久,武汉大道梨园转盘处,一辆面包车与红色马自达轿车相擦,也是很轻微的小事故,但双方司机火气都很大,尤其是轿车女司机称,自己不差钱,非要面包车司机道歉。交警现场几番苦劝后,他们才勉强同意到理赔中心去处理。

  交管部门介绍,我市每天发生交通事故逾800起,其中约500起轻微事故,但目前武汉13处快速理赔服务点日办理理赔事故仅150起左右,这意味着愿意“私了”的事故不足1/3。七成车主发生事故后仍习惯找交警处理,不仅浪费了警力,也极易诱发路面交通拥堵。

  多数司机不熟悉“私了”程序

  昨日,记者来到位于中南三路的武汉红光快速理赔服务点,看到不少车主在办理相关业务。但中心工作人员称,一上午只有5宗轻微的交通事故车主接受“私了”。

  “为什么不愿‘私了’?”记者询问前来办理事故理赔的车主,很多车主表示“不熟悉”。

  几家保险公司工作人员也称,受理的事故当事人中,绝大部分都是在路面交警指引下过来的。

  洪山交通大队一位交警称,很多车主就算知道“快速处理”,也不了解该怎样操作,尤其是不少女司机和新司机,一出了事故,就呆在车里一个劲儿打电话求援。

  部分司机担心“有责”导致保费上浮

  有相当一部分司机对“私了”举措能否真正带来方便心存疑虑。

  一位郑姓司机称,按照交强险浮动原则,一年内发生两次有责交通事故,保费上浮10%;而没有发生有责交通事故的,可以依年头减10%至30%。如果自己没有责任,当然希望交警现场勘查、定责。而“私了”措施不划分双方责任,保险公司可能会视同事故双方都有责。

  针对部分车主担心有责交通事故,交强险会增加。人保财险宝丰路一处车辆维修点工作人员称,事实上,每年保险公司都会针对车主推出优惠活动,车主大可不必担心费用上涨。

  还有一些车主,自认为驾车技术好,不会发生车祸,为了节省点保费,在办理当年保险时,只购买了交强险。此外,出事的一方证照不全,未及时年审,这些做法让另一方司机没办法“私了”,只能报警处理。

  快速理赔点分布不均

  市交管局负责快速理赔工作的民警程志强介绍,目前,车主不愿“私了”,还与理赔点分布不均有关。目前,武汉13个快速处理服务点,有4个在武昌地区。而其他几个区,大多只有1家服务点,比如,车辆在光谷一带出事故,得跑10多公里才能到最近的洪山区南众快速处理服务点。有些司机不愿多跑路,等交警到现场定责后,再拿着定责书,让保险公司联系指定修理厂定损、维修,然后再找保险公司报销费用。

  多家快速处理服务点负责人表示,快速处理要想实现便民利民,除了多加宣传、让更多人知晓这一规定外,还应充分考虑司机的实际感受,让事故双方觉得确实方便放心,轻微事故快速处理才能真正快得起来。

责编:邓小龙

一周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