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频道 收起频道

莫言自曝文学处女作

新闻中心 > 武汉

2012-12-08 06:32 来源:
【字体:
(长江日报)今天的文学成就举世瞩目,昔日的创作起步却鲜为人知,在莫言近日出席诺贝尔文学奖颁奖仪式并发表感言之际,本报老编辑罗时汉回忆起当年莫言为本报撰稿的情景,感慨:14年前,莫言通过本报首次公开的处女作发表故事充满了艰辛,特别是他背石头的细节至今令人难忘。

    1998年,本报《江花》文学周刊创办伊始,罗时汉作为“潮汐”版编辑,开辟了“我的处女作”专栏,向全国著名作家约稿。当时的莫言已经是全国相当有名气的作家了,他通过一位朋友,“弄到”了莫言的通讯地址,并向他发出了约稿信。

    “当时的长江日报文学副刊在全国很有影响,但令我没想到的是,很快,莫言的稿子就来了,而且是在稿纸上手书的。当时的许多作家已经开始用电脑写作了,但莫言却坚持用手写,所以给我印象特别深。”罗时汉回忆说,莫言这篇稿子的标题是《“我是从〈莲池〉里扑腾出来的》”。《莲池》当时是保定市文联办的一本文学刊物。在这篇约稿中,他讲述了30多年前,自己在该杂志发表处女作的艰辛。

    有趣的是,莫言还用幽默的笔调向本报自曝了一件鲜为人知的往事:自己的处女作在《莲池》发表后,莫言很感谢编辑老师,或许是想“贿赂”老师能继续发稿。当得知编辑毛兆晃老师喜欢养石头后,他在自己所在部队驻地山上,找了两块足有八十斤重的大石头,背着它们走了十几里路,哼哧哼哧地爬上住在6楼的毛老师家。没想到,人家一看他背了那么大两块石头,有些恼火,说谁让你背这样大的石头?其实我只要拳头大的一块就行了。“他的老伴是一个工程师,人很慈祥。她做了很多好菜给我吃,我背着石头走了十几里路,的确饿了,便放开肚皮吃了个饱。”

    “这是莫言首次向外界透露自己的处女作故事。”罗时汉说,莫言的这篇文章一字不改地发表在1998年11月《长江日报》“江花”文学周刊第47期上,很快被《文摘报》(1998年12月10日)转载了。

责编:江尚骏

一周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