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探访武汉公交:20名司机仅8人说普通话
图为:很多公交司机在方向盘上贴上标语,提醒自己说普通话
(楚天都市报)当你走进武汉的银行、机场、宾馆等地,工作人员几乎都用标准的普通话与顾客交流;然而作为外地人接触武汉的重要窗口——公交车上,驾驶员们之前却还大多满口武汉话。在武汉市今年获批国家“公交都市”建设示范工程试点城市后,这样的现状显得很不协调。
正因如此,武汉公交集团决定:从今年12月1日起,所属一万多名司机工作时必须全部说普通话。如今十天过去,这一规定执行情况如何?本报记者探访发现,一件看似简单的事情,却难住了不少司机。
20名司机8人说普通话
7日起,本报记者采用观察或直接对话的方式,在武汉三镇随机探访了20条公汽线路,发现20名司机中,仅有8人用普通话与乘客交流。
其中,在武昌火车站停靠的两条公交线路中,536路司机用普通话回答了乘客问题,另一条线路的司机虽然态度很好,却仍是一口武汉话。
有些线路司机的表现,则让记者感受到,他们正在艰难地改变长期形成的语言习惯。比如,8日记者登上一辆535路公汽后,听到一名乘客询问该车到不到汉口火车站,司机用武汉话回答需要换乘;但当乘客再询问如何换乘时,司机似乎意识到不对,突然换成别扭的普通话回答。
市民对“汉普”表示理解
由于常年说武汉话,当一些司机突然改成说普通话后,“弯管子”普通话便多了起来,网上也出现了一些与“汉普”相关的小段子。
如网友“Stone天还是会黑”说:“刚才那位阿姨司机不停跟往后跑的学生说:涂币涂币,涂币再上车……”网友“Sweets-paranoia”说:“这几天公交上的广播不停喊:请讲普通话,然后听着司机们喊着‘武汉普通话’:请往兜里走……”
采访中,一些乘客也向记者说起这些乐事。9日,在539路公汽上,武汉交通职业学院学生刘峰华说,刚到武汉时,他听公交司机不停地说“投背”,不懂是什么意思,后来才弄清楚是“投币”。
即使不标准,乘客们对“弯管子”普通话依然表示理解和欢迎。网友“毛驹驹”说:“司机欧巴说着夹生的普通话,但是听着好亲切。”网友“摩羯男Heaven”也说:“现在武汉的公交司机真的都讲普通话了!虽然不标准,不过很值得鼓励。”
一周热门
- {{index+1}}{{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