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频道 收起频道

江城菜农凌晨3点摘菜薹 百余老人搭火车进城卖

新闻中心 > 武汉

2012-12-12 16:50 来源:
【字体:

  3:10,在菜地摘菜

  9:10,在青山菜市场卖菜

(楚天都市报)昨日凌晨3点10分,武汉市九峰街何刘村,两束晃动的强光划破黑寂,在一大片菜薹地停住。

  菜农肖长喜和妻子刘阳春,跟往日一样,顶着头灯、披星戴月来到菜地摘菜薹。冬日的凌晨,寒风逼人,双手冻得发麻。肖长喜说:“这个时间的菜薹最好,最新鲜,最好吃,过了夜口味就变了,不那么甜了。”老肖穿着雨裤雨靴,麻利地拿着镰刀在菜地挥舞,用稻草绳熟练地把菜薹捆扎起来。

  一个多小时后,老肖夫妇已扎好四大捆菜薹,各自挑两担回家,头灯的光影,随着沉重的步伐晃动。20分钟到家,夫妇俩将菜薹择洗干净。“这样卖相更好,卖得更快。”

  晨光初现,村口的火车站台热闹起来。和老肖夫妇一样挑着菜薹的菜农们,从各家菜地汇聚到这里。清晨的寒风刺骨,老肖和乡亲们不停地跺着脚,等绿皮火车的到来,8点整,老肖终于等来了一声悠长的汽笛,这是武汉市目前仅剩的铁路职工通勤绿皮火车,也是老肖和菜农们的顺风免费列车。

  约摸一个小时后,他们在青山站下车。在附近的一家菜场内,不到一个小时,老肖的两担菜薹一销而空。“我们种的菜是不用化肥的,正宗的洪山菜薹,味道好。”老肖数着菜钱,露出满意的笑容。他算了算,今年的菜薹价格比去年高近一倍,今年估计能进账3万元。何刘村离武汉城区20多公里,村里原有300多人以进城卖菜为生。而今,只剩百十来号老人往城里挑担卖菜。老肖说:“何刘村是洪山菜薹的原产地,几十年来,我们习惯了每天摸黑去摘菜薹。”菜农们每天走在菜薹地里,让他们感觉特别踏实。

责编:娄琦

一周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