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楼市成交量创新高 明年楼市猜想:量多价稳
今年盘点:
“价跌量增”到“价稳量增”
昨日,“中国房地产形势报告会”在武汉举行。会上发布的数据显示,武汉楼市在今年前11个月创下12万套的成交量,创下历史新高。
房子卖得快,除了体现在销售数据上,也体现在整个市场的库存量上。去年此时,多家研究机构发布的库存报告显示,库存供应量需要24个月消化;而截至今年11月,武汉的库存消化周期变成了19个月,库存压力有所减小。
其实,今年楼市成交量大,始于今年开始房企执行了“以价换量”策略,在部分新盘试水成功后,这种策略“由点及面”,成为多数楼盘尤其是新开楼盘的主要销售策略。
龙年春节后的2、3月份,在后湖、汉阳、南湖、古田等片区的带动下,武汉楼市的成交热潮从外围向市中心渗透。
这个阶段,武汉楼市的行情仅仅是“回暖”,多数楼盘的开盘销售率在40%以下。
4-6月,首套房贷利率优惠的普及、央行两次降息,直接推动了刚需族买房的热情走高。这个阶段,实际上是武汉楼市阶段性的底部,很多新开楼盘的价格比往年同期的新盘,价格有10%左右的下降。从下半年开始,随着成交量的走高,部分前期获得了不错销量的楼盘,价格下降不再明显,“稳定”成为楼市主要特征。
省房地产经济学会专家殷跃建认为,限购背景下,买房人从过去单纯的买“房价上涨预期”,转变为买“需求”,体现出了真实的住房需求。数据也显示,今年买房人超过七成是刚需和改善型购房者。
谁造就了火热的2012?
三个武汉人的买房样本
今年武汉楼市成交火爆,到底是哪些人在着急买房?记者采访了三个买房人,他们的买房经历,透出了实实在在的居住需求。
备婚族:“7500元”单价安个家
今年,在汉口一家单位上班的陈勇完成了一件人生大事:买房。
陈勇今年29岁,与别人急着买房结婚不同,他的另一半还不知道在哪儿。“我是‘备婚’族,买了房再找对象。”其实,早在三年前,陈勇就动过买房的心思,那时候,他上班的新华下路附近房价已经涨到了11000元,很多年轻人只能选择在汉口次中心地区买房,比如后湖、古田。但是,当时通往后湖的竹叶山立交、金桥大道正在修路,到处都是灰的后湖,让陈勇没了买房的欲望。
去年底后湖星悦城开盘,不到7000元的价格遭到疯抢。陈勇再次奔向后湖。今年6月,他定下了一套80多平方米的两房,单价7500元。
换房族:幸运地抄了底
2007年房价最高的时候,董先生在中北路锦绣江南“抢”到了一套不到60平方米的小两房,单价7000元出头。
但显然,这套房子对三口之家来说挤了点。从去年开始,董先生夫妇就在考虑再买一套三房户型,“太贵了,中北路、徐东、甚至杨园的楼盘我们都看遍了,普通的三房基本都超过100万元,我们是二套房,首付要六成,首付款都是一个大问题。”
但去年底开始,上述区域楼盘价格有所调整。今年4月份,欢乐大道一个楼盘,推出了九十多平方米的小三房,南北通透。最终,这套位于中间楼层、东南向的好房子,被董先生以单价9200元的价格买到了。
今年11月,该楼盘的高层户型均价逼近11000元。
一周热门
- {{index+1}}{{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