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演拍出20万天价《海底捞月》捞出别样精彩
令人没想到的事还发生在武汉的贺岁舞台上。
时下,一部小成本的本土贺岁舞台剧《海底捞月》独秀年底武汉演出市场,形成一个奇特的艺术现象,也制造了一个不大不小的票房奇迹——成本80万元的《海底捞月》,经过武汉说唱团、武汉剧院和武汉晚报三方联手推广,首演周才演到第4场,在没有任何赞助的前提下,仅靠票房收入,就收回了16场演出的全部成本;武汉说唱团还签下了另外26场演出订单。
20日,《海底捞月》又走进了江汉油田,当晚,广华剧院内也是人头攒动,笑声不断。显然,这个票房奇迹还在继续。
奇迹究竟是如何产生的呢?
《海底捞月》在武汉剧院精彩上演。记者熊波 摄
12年前贺岁剧起步
演出前上千张票还在陆鸣手里
故事还得从《活到就要活快活》说起。
1999年,武汉说唱团排了一个方言情景剧《活到就要活快活》,在武汉三镇掀起了一股贺岁剧的热潮。武汉说唱团团长陆鸣介绍:“当时武汉说唱团靠表演单个节目已经难以生存,剧团决定转型,做团体演出,创造方言贺岁喜剧。”
剧本选中了夏雨田的《活到就要活快活》,戏排出来,效果如何,票能不能卖出去,大家心里全都没底。编剧李冰回忆:“演出前两天,上千张票还塞在陆鸣的手提包里,那几天说唱团的演职员们像疯了一样四处打电话联系卖票;开演前两个小时,陆鸣微笑着告诉大家,票全卖出去了!而那场演出,剧场火爆异常,有笑岔了气的,有笑趴了的。”
这次“试水”让武汉说唱团找到了一条求变求新之路。随后,连续推出方言情景剧《杠上开花》、《信了你的邪》、《一碗都是我的》、《一枪拍案惊奇》。市场反响一浪高过一浪,其中《一枪拍案惊奇》演出超过100场,还走进了北京、海南。陆鸣说,《一枪拍案惊奇》将武汉市说唱团的演出水平推向了一个高峰,而且经过多年的培育,武汉人开始养成了看汉味喜剧的习惯。
武汉市演出公司大手笔
20万拍下《海底捞月》首演权
趁着这股势头,武汉说唱团今年又推出了新戏《海底捞月》,仍旧是喜剧,仍旧是武汉方言,编剧李冰独具匠心,拿出的剧本用一盘麻将串起了武汉60年历史。
在首演的前一个月,陆鸣产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公开拍卖《海底捞月》的首演权。因为,借助此前几部贺岁喜剧的票房反响,《海底捞月》剧本刚一确定,其首演权立即被各家演出公司盯上了。
拍卖会当天,共有9家演艺公司参加竞拍。令陆鸣舒坦的是,拍卖从6万元起拍,一路竞价,不到10分钟就直奔20万元而去。最终,武汉市演出公司以20万元中标。
首演权卖了20万元,令不少人瞠目。但编剧李冰评价,这是武汉说唱团多年市场打拼的结果,“从2005年首部贺岁喜剧拎着袋子四处卖票,到现在的一票难求,充分说明了武汉说唱团的市场价值。”
武汉市演出公司总经理王斌透露,他是带着一张30万元支票去拍卖现场的。这样志在必得,是因为他事先认真研读过《海底捞月》的剧本,他认准了这是一部会受到江城观众喜爱的戏。
剧团、剧场、媒体联手
好品质和好口碑联合发力
拿到首演权后,武汉剧院一口气与武汉说唱团签下了3轮16场的演出合同,除了首演欢乐周,还包括明年春节前后的黄金时段。
看过《海底捞月》彩排的行家都说“好玩、好看”,但是“酒好也怕巷子深”,对演出项目的市场推广并不比创作一个质量上乘的剧目容易,怎么让观众舍得花钱走进剧院呢?
作为武汉剧院的总经理,王斌想到了武汉晚报。很快,武汉说唱团、武汉剧院和武汉晚报社三方一拍即合,搭建了“三家联手、票房分账”的运作模式:武汉说唱团专心排戏,保证戏的艺术质量;武汉剧院负责票务推广和剧团、观众的接待服务;武汉晚报则负责对剧目的全程新闻宣传与推广。在支付武汉说唱团的演出费用的前提下,武汉剧院与武汉晚报实行“票房分账”。
距首演还有半个月,武汉晚报启动了强大的宣传攻势,每天刊发动态跟踪:主创访谈、排练探班、邀请读者提前看彩排……给武汉观众传递出一个强烈信号:《海底捞月》值得期待。结果,剧目尚未上演,就有很多市民到处在打听,什么时候可以买票。
果然,首演欢乐周12月13日启动后,场场爆棚。有一天下大雨,傍晚5点多钟越下越大,陆鸣担心这么大的雨观众会来吗?没想到大幕一开,台下仍然是黑压压的观众。
12月16日,《海底捞月》才演到第4场,票房收入就已经超过了16场的成本。王斌兴奋地给武汉晚报负责人打电话:“接下来的12场,演一场赚一场!”感到颇有成就感的还有陆鸣,因为,在此之前,虽然几部戏都产生了很好的市场反应,但票房上都是采取“包场”办法,从来没有靠窗口大规模地卖票来挣收入。
业内人士评价,由武汉说唱团、武汉剧院、武汉晚报联合打造的《海底捞月》演出模式,是武汉地区文化产业发展的一次前所未有的创新,意义不可小觑。
演武汉常见的人和事
本土剧拥有最肥沃的土壤
品质、胆识与创新带来了一个让人惊叹的成果,《海底捞月》成了年底武汉最火的演出,本土剧让各种大制作纷纷避让。
首场演出时,全场几乎找不到一个空位。武汉剧院的工作人员感叹,很久没有见到这样火爆的情景了。一连几天,江城观众的老朋友嘎巴子、岔巴子、闷坨子、栽麦子用表演讲述着武汉六十年变迁,熟悉的汉腔,包袱一个接一个,观众笑得前俯后仰。走出剧院,观众们已成了《海底捞月》的义务宣传员。
《海底捞月》为什么这么火?
李冰的分析是:“这部戏写的是武汉最常见的人和事,反映的是武汉人最普通的生活情感,武汉观众有天然的认同感。另外,不到两个小时的演出,花了整整一年的时间去打造,每一句台词,每一个动作都是反复推敲,觉得不好笑就推倒重来,千锤百炼的戏能不好看吗?”
“老百姓需要的是真正优秀的文艺作品。”武汉市文化局局长陈邂馨这样评价,武汉市近年来着力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尤其是武汉剧院、武汉说唱团进行了转企改制。“通过积极转变政府职能,鼓励创作具有汉派文化特色、艺术性和娱乐性高度统一的本土作品,支持剧团、剧场联合闯市场,为武汉演出市场的培育打下了坚实基础。”
演出还在进行。艺术市场的“海底”深不可测,敢于创新的武汉文化人、文艺人还会“捞”出怎样的精彩呢?让我们拭目以待…… (记者 黄丽娟)
责编:曾伟龙
一周热门
- {{index+1}}{{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