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达到设计流量,为何多站点“爆棚”?
武汉晨报讯(记者汪天明)到昨天,地铁2号线才开通6天,光谷广场站等多个站点就连续6天“爆棚”。不少市民发出疑问:2号线为何还没达到设计客流量,多个站点就已“爆棚”?规划设计是否存在问题?
自开通以来,2号线早晚高峰客流量一直呈现“冰火两重天”的走势,与轻轨“早高峰、平峰、晚高峰”的正常走势大相径庭。为何2号线早高峰客流冷清?
地铁集团运营公司称,早高峰客流是“刚性”客流,由上班族、上学族等规律出行的乘客支撑。2号线才开通,早高峰客流还需要一段时间培育。而且这几天恰逢长假前后,也削减了早高峰刚性出行客流。中午11点后,高峰客流主要出现在光谷广场站、江汉路站和汉口火车站等商圈和长途换乘站,这些客流主要是“尝鲜”流、学生流、逛街流、小长假外出流和老年流等多种客流集中井喷,导致早晚高峰客流量出现“冰火两重天”。
为何刚开通就“爆棚”?
根据规划,2号线开通初期的日均客流量将超50万人次,远期的日均客流更将达百万人次以上。
开通前5天,2号线日客流量分别为32.7万人次、34万人次、40万人次、50万人次、48万人次。不少市民不理解:为何2号线的日均客流量还未突破规划的50万人次,多个站点就已经“爆棚”?
地铁集团解释,四大原因导致多个站点“爆棚”:一是2号线是武汉首条地铁线,很多乘客是第一次乘坐,还不能熟练使用自动售票机等设备;还有很多乘客对站内出入口、进出站标识不熟悉,增加了排队和拥堵时间。二是开通初期,站内的各种设备和站务人员还处于“磨合”期,售票机、电梯经常出现各种小问题。三是开通时恰逢元旦小长假,导致多种客流集中井喷在光谷广场站、江汉路站等“热点站”。四是早晚客流冷热不均、各站点也是冷热不均。例如前三天,排名前三的地铁站及进出站客流数分别是光谷广场站32万人次、江汉路站26万人次、中山公园站16万人次;排名后三的分别是小龟山站1.3万人次、范湖站2.9万人次、王家墩东站4.3万人次。
光谷广场站规划是否存在问题?
那么,光谷广场站的规划是否存在问题?现在站点建在虎泉街上,导致邻近客流量最大的光谷步行街只有一个出入口。有市民提议,如果将光谷广场站建在光谷广场转盘地下,可设置更多的出入口,直接跟珞喻路、鲁磨路、民族大道等路口联通。
对此规划部门解释,光谷广场转盘有一个四层的地下空间:地下一层是商业城;地下二层是鲁磨路——民院路车行地下通道和地铁9号线地铁站;地下三层是珞喻路车行地下通道和地铁2号线延伸线区间;地下四层是地铁11号线车站。因此只能给规划的与2号线对接的地铁29号线留出隧道,不能在此建站。
如何化解光谷广场站等站点的“爆棚”?记者昨现场探访发现,光谷广场站内临时增设3个人工售票窗口,同时在邻近光谷步行街的C出入口前设置护栏,将排队人流隔离在站外分流,还抽调更多人员到站内疏导。昨天光谷广场站虽然客流量较大,但未像前两天关闭出入口限流。
一周热门
- {{index+1}}{{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