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频道 收起频道

“投资300亿元养猪”是误读 武钢发展高附加值产品

新闻中心 > 武汉

2013-01-10 07:45 来源:
【字体:
(楚天金报记者 黄永进)2012年,中国钢铁行业全行业亏损,武钢、宝钢等部分钢铁龙头企业微利经营,利润大幅下滑。此时传出了“武钢投资300亿元养猪”的消息,业界一片哗然。记者探访发现,在钢铁市场激烈的“红海”中,武钢已将目光投向了附加值更高的项目,力图在“蓝海”中找到经营方向。
    【曾经】抢到钢材就能赚钱
    “那是一个抢到钢材就能赚钱的年代。”2012年12月28日,武汉市洪山区烽火钢材市场,钢老板潘国宏向记者描述2008年以前的钢材市场。受2008年北京奥运会、2010年上海世博会等大型国际盛会的带动,国内铁路、公路、基础建设等项目开始大量建设,钢铁市场一度供不应求。从2009年4月份开始,各类钢材价格连续4月上涨,建材螺纹钢从最低时的3100元/吨一跃涨至4300元/吨,涨幅达到20%。
    在潘国宏的眼中,钢铁行情上涨的那段日子,他过得比神仙还快活。钢材价格每天涨50元/吨,15天过后,1500万元购进的钢材,就赚了375万元。“这相当于,抢到了钢材,有了订单,坐在那里喝茶、抽烟,就财源滚滚了。”
    这样的行情,让很多人盯上了这个赚钱的行业。一时间,各地都“铺摊子”似的建设钢厂拉动GDP,钢铁产能严重过剩。
    【现在】武钢减薪保微利
    2013年的元旦节,9岁的琴琴,有了更多的时间与其他小朋友一起玩,因为她的父母告诉她,“从今年起,你可以不用再学钢琴了。”
    琴琴的父亲周国钱是武汉钢铁集团炼铁厂的一名普通工作人员。2012年,严峻的行业形势让武钢决定降低职工工资保生产。周国钱不得已,只好减掉女儿两项培优班中的钢琴班。
    在武钢的各个岗位,像周国钱这样切身感受到钢铁行业严峻形势的大有人在。2012年9月份,武钢高层带头降薪30%,炼钢厂、炼铁厂、营销总公司等一线员工降薪20%。如此,每年可以省下数亿元,用于钢铁主业的生产。

一周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