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频道 收起频道

武汉大学统一命名校内景观建筑

新闻中心 > 武汉

2013-01-10 10:30 来源:
【字体:
(长江商报 记者 刘丹)中心湖到底是该叫“鉴湖”还是“镜湖”?“情人坡”可能要改名“樱园坡”。日前,武大成立工作组,统一命名校内景观建筑。按照命名方案的初稿,该校校训“自强、弘毅、求是、拓新”将成四个校区主干道名称,工学部行政楼将更名“雅各楼”,以纪念著名农学家叶雅各。学校相关负责人表示,命名将尊重历史和文化背景,同时广泛征求社会意见。

  文理学部新增“杨园”

  本次统一命名的范围包括校园园区、道路、典型建筑物、校门、文体活动场馆、人文自然景观等区,该校有关负责人称,自2000年学校合校以来,四个校区的道路、建筑等一直缺乏统一的名称,而校园道路、建筑、景观等是大学文化的物质载体,对其进行科学系统的命名,是加强大学文化建设的应有之义,“从规范的角度考虑有必要统一。”

  新的命名中,文理学部除了市民们耳熟能详的樱园、桂园、梅园、枫园、湖滨等5个园区以外,新增加了一个“杨园”,位处原来的杨家湾、现学校西门附近区域。信息学部更名为“星园”,一方面意指信息学部的特色优势学科测绘、遥感与“星”有关,另一方面暗合该校的“星湖”。

  情人坡或将改名“樱园坡”

  武大学生们约定俗成叫了数十年的“情人坡”可能也面临更名的命运。该负责人表示,虽然“情人坡”的叫法朗朗上口,在学生当中也颇有影响力,但作为校园景观的官方命名略显欠缺。专家们经过讨论,决定根据其地理位置更名为“樱园坡”。

  工学部行政楼因为是原武大农学院所在地,为了纪念著名农学家、武大筹备委员会成员叶雅各,该行政楼被更名为“雅各楼”。另外,武大的校训进入道路命名。始于文理学部主校门至行政楼的道路由原来的“学府路”改名“自强路”,工学部的原“校园南路”更名“弘毅路”,信息学部和医学部分别有了“求是一路”、“求是二路”和“拓新南路”、“拓新北路”。

  该校的若干个校门也将有统一名称。原文理学部主校门将更名“珞珈门”,沿湖的几个大门分别与水有关,依次为“凌波门”、“烟波门”、“洪波门”、“文津门”、“文澜门”。

  ◎难点

  中心湖到底该叫什么湖?

  本次命名,不是武大第一次尝试给校内的景观道路统一规范了。有“武大活字典”之称的校档案馆前馆长徐正榜表示,在2005年左右,他就曾参加过一次关于校园道路、建筑、景观命名的工作会议,当时校内专家和师生给出了很多建设性的意见。

  “有些名字起的好,很快就叫开了,比如‘凌波门’。但是有些名字就很难统一。”徐正榜说,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文理学部的中心湖。“一直以来很多武大学生都叫它未名湖,但是北大的未名湖似乎更有名一些,我们就考虑给它改个名字。”徐正榜介绍,当时,校内师生“贡献”了一百多个名字供选择,包括“鉴湖”、“镜湖”等。文学院熊礼汇教授根据该湖所处的位置,建议取名“映山湖”,“后来始终达不到统一意见,命名也不了了之。”

  本次命名方案中,中心湖建议的名称依然是“鉴湖”。“这也不是最后的名称。因为‘鉴湖’也好,‘镜湖’也好,其他学校也都有类似的名称。”学校命名小组有关负责人表示,最终这个湖到底叫什么,还是要在尊重武大历史和人文传统的基础上,广泛听取校友及社会意见。

责编 吴蕾

一周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