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频道 收起频道

火车轮渡 守候47年的人文景观

新闻中心 > 武汉

2013-01-17 05:07 来源:
【字体:

  记忆

  2012年11月1日,武汉海事局在其官网上发布该年度第013号航行通告,称将为新的铁路战备码头进行选址钻探。

  武汉铁路战备码头,现址在武昌徐家棚铁机码头,在长江二桥下游1公里左右。该码头建于1937年,在粤汉铁路通车后投入使用,是中国历史上第二个铁路轮渡码头。

  昨日,负责管理码头的武汉铁路局桥工段轮渡车间的相关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码头要搬迁的信息已经传了很久,“这次应该是要真搬了”。

  火车坐轮渡

  曾是一道人文景观

  “武汉一大怪,火车需要轮渡载。”在1957年长江大桥通车前,徐家棚火车轮渡码头,将因长江天险阻隔的粤汉铁路、京汉铁路通过轮渡连接一体,并成为“九省通衢”一道人文景观。

  4条船

  每天最多摆渡2000节车厢

  “我们当时4条船,24小时不停作业,每天可以最多摆渡运输2000节车厢。”1953年进入徐家棚火车轮渡码头当水手的李长和老人,亲历过火车轮渡码头的鼎盛时期。

  李长和回忆,当时码头拥有“北京号”、“上海号”、“汉口号”、“南昌号”四条火车轮渡船,其中“北京号”最大,能一次装载12节车厢。

  铁路码头的兴旺,直接带动了徐家棚地区的繁华。李长和说,当时轮渡船一到徐家棚,就有搬运工人、民工涌上来,前呼后拥,场面宏大。码头上边的武昌北火车站,旅客熙熙攘攘,川流不息,如今徐东一带的商家多仰赖其带来的商机。

一周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