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家顶尖机构在汉成立国家级联盟 打造激光产业集群
国家级联盟在汉成立
打造激光产业集群
据悉,在武汉光谷成立的这个“国家激光加工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其主要成员有锐科光纤、长春光机所、上海飞机、三一重工以及华中科技大学等42家单位,华工科技党委书记马新强被推选为首任联盟理事长。
这不是一场简单的行业聚会,而是一次产业同行者的集体谋变之举。
按照协议,未来,成员单位将围绕支柱行业需求,在激光加工产业链和创新链上进行合理分工,集中资源提升激光产业整体技术水平,形成大型激光加工设备系统集成及应用龙头企业,并以龙头企业为中心建立产业集群。
对此,中科战略产业技术分析中心主任王辉分析称,在国内激光产业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上述国家级联盟的成立,无疑将会进一步提升激光产业的聚集、辐射和带动作用。
读博士不如会用博士
龙头企业坚持人才战略
资料显示,到目前为止,武汉的激光相关企业数量已经达到200家以上。众多企业中,位于光谷腹地的华工科技,被业界誉为将知识与市场结合的典范。
在形势严峻的2008年,借着国家“千人计划”、湖北“百人计划”、东湖高新“3551人才计划”的政策东风,华工科技顺势喊出:做中国最好的激光产品,代表国家参与全球竞争,产业报国!
在“闫大鹏效应”之下,至今,已有12名全球领军人才汇聚华工科技。
“读博士不如会用博士,在任何时候、任何环境里,企业都应该为人才创造最好的平台。”马新强如是说。
资料显示,12年来,华工科技已获得70余项新产品、新技术的开发,2项湖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等成果,6项首创性技术成果打破国外垄断。
产业突围 龙头领舞
向高端、服务制造转型
宏源证券电子行业分析师李坤阳昨日称,受制于整个经济发展形势的不明朗,我国激光产业发展速度也在放缓。
确实,身居行业“龙头”华工科技也并非无事可忧。“到目前为止,国内所有激光企业最大的问题,就是产学研结合不够”,李坤阳指出,由于发展时间较短,包括华工科技在内的国内激光企业需要的一些核心硬件,依然是依赖国外进口,这已经成为制约激光产业发展的一道“铁幕”。
据悉,“十二五”第一年,华工科技绘出了“制造向高端、服务型转型”的新蓝图。也许,突破就在这一次。
责编 wl
一周热门
- {{index+1}}{{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