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培优市场乱象严重 大量无资质培优班藏身中小学周边

2013-02-01 08:18 我要评论
调整字体

为名校占坑 家长孩子苦不堪言

(长江商报消息)参加培优,有的家长是希望提高孩子成绩,有的则为“占坑”。所谓“占坑班”,是指公办重点学校自办或与社会机构合办、面向小学生的学科培训机构,从中选拔优秀学生升入本校初中。

  近年来,武汉市“小升初”择校采取“电脑派位+自主招生”模式,知名初中自主招生的学生,不少为培训机构推荐。推荐学生的名单,由培训机构组织多轮考试后,根据学生综合成绩排名决定。对培优机构来说,向名校推荐的尖子生越多,培训学校的社会口碑就越好,两者互惠互利。

  据了解,很多小学生从3年级起就经考试进入培训学校,此后,经过不断考试、筛选、排位,只有在6年级时排名最靠前的一部分学生,才能进入重点中学。为了不被淘汰,小学生们往往需要参加更多的培训班,甚至跨年级培训。激烈的考试竞争、沉重的学习压力、高额的培训费用使得学生和家长苦不堪言。

  据《中国青年报》2011年8月报道,90%以上的“占坑班”一年费用在8000元以上,多数占坑的学生都会选择2至3个“坑”。而“占坑班”费用仅是“小升初”花费中较小的一部分。一些家长4年下来的实际花费可达10万甚至更多。同一时期,一教育机构针对中小学生家长所做调查显示,家长在孩子“小升初”择校准备阶段的花费平均为4.4万元。

  ■官方表态

  武汉教育局将清理培优机构

  武汉这么多培优机构,在武汉市教育局登记的不到1000所。今年,武汉市教育局将会联合其他部门,对培优机构进行清理,武汉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一个现实是政府部门不允许中小学补课,但大量培优机构正在进行文化培优。武汉市教育局负责人介绍,相关民办机构到教育部门申请资质时,审批的是进行非文化课的培优,也就是说是艺术兴趣培训。事实上,许多培优机构在进行文化补课,明显不符合相关规定。

  教育部门相关负责人说,联合行动的另一个目的就是让一些不具备资质,不具备师资的培优机构无法隐藏。

责编:娄琦

扫二维码上长江网移动端
分享到: 0

文化社会

财经健康

旅游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