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频道 收起频道

“家庭农场”两年前已在汉试水 167家年收入均超20万

新闻中心 > 武汉

2013-02-06 08:59 来源: SRC-2003981759
【字体:

昨日,袁以洲说,等政策更好一些了,他准备将鱼塘拓展至500亩。

(长江商报消息)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家庭农场”新概念,记者探访发现,武汉两年前已试水。坚持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引导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序流转,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流转,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

  加快转变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创造良好的政策和法律环境,采取奖励补助等多种办法,扶持联户经营、专业大户、家庭农场。

  充分利用各类培训资源,加大专业大户、家庭农场经营者培训力度,提高他们的生产技能和经营管理水平。

  摘自《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农业 进一步增强农村发展活力的若干意见》(2012年12月31日)

  说起家庭农场,大家会想起美国大片中的庄园主,眼下,这种家庭农场模式在武汉悄然兴起。

  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中明确提出家庭农场这个新概念,家庭农场等农业生产单位,将成为实现中国农业现代化的主体、商品化农产品生产的主要单位、一系列农业扶持政策的受体。

  武汉两年前试水家庭农场,目前已申报167家,年收入均达20万元以上,最高有80万元。

  昨日记者探访发现,武汉家庭农场主要有种植、水产、种养型和循环农业型等四种模式。

  承包290亩地挖塘养鳜鱼

  在江夏金口街白衣庵村,一栋两层小洋楼格外显眼,一旁成片的水塘连着鲁湖,摘尽果实的橘园仍是碧绿一片。

  “您等等,武汉的农贸市场上催着要我们的鳜鱼呢!”村支书袁以洲拿着手机笑着对记者说。电话那头,白沙洲农贸市场正催着要2000斤一斤大小的鳜鱼。

  袁以洲养鳜鱼已有9年。2004年他将自己的十几亩地挖成鱼塘,购回3万多元的广州鳜鱼苗,“听说鳜鱼卖价高,一条一斤重的鱼至少能卖20元,我就一门心思放手一搏了。”但2006年8月,因为技术不成熟,鱼塘翻糖,近8万元鳜鱼全死了。

  在镇政府的支持下,袁以洲重整旗鼓,“镇领导帮我从农业银行和信用社贷了10万元。”加上向亲友借的5万多元,袁以洲开始了新一轮鳜鱼养殖计划。

  这一次,袁以洲南下广州学习技术,有了技术保障,从2008年开始,他每年稳赚10万元。到2012年,袁以洲已承包了村里的290亩弃耕地和鲁湖旁的低洼地,每年上缴村集体1万元。

  当年3月,袁以洲领回了“金口街白衣庵村种养业综合养殖家庭农场”的牌子,目前,除了家里4个劳动力,他还雇用了8个村民长期帮他捕鱼,每天100元。

  “家庭农场”出现在中央一号文件,给袁以洲带来了更大的信心。等政策更好一些了,他准备将鱼塘拓展至500亩。

  “小户”怕风险 “大户”融资难

  像袁以洲这样大规模扩张的同时,十几亩的小型家庭农场也蒸蒸日上。武汉市东西湖杨氏家庭农场场长杨家雄经营的18亩蔬菜地去年又获得了大丰收,通过轮换种植番茄、瓠子、茄子、辣椒等蔬菜,他实现了年收入稳定在15万左右。

  但这并不能让杨家雄安心,“蔬菜市场的风险太大了。”他认为,家庭农场应该只解决生产环节,销售环节应由合作社完善,“蔬菜随市场波动大,市场动一动,每年投入的5万成本就可能血本无归。”他建议政府为家庭农场配备合作社,从销售环节解决农民的后顾之忧。

  “大户”袁以洲则为融资难发愁,养鳜鱼成本大,几乎每年都要靠政府帮忙贷款;补贴不足以支持他的扩张计划。2012年,武汉市给他的农场拨款3.2万元,对每年投入20万元的袁以洲而言,显然太少。

  ■目标

  到2015年将发展1000家

  家庭农场运营成熟后,还将探索“合作农场”等模式

  昨日武汉市农业局相关人士表示,家庭农场来源于欧美,从种养殖大户演变而来,表现为以家庭为单位,从事适度规模、标准化的农业生产,并销售农产品的一种新型农业生产经营组织,规模在50亩到300亩。

  该人士介绍,武汉市有上千家种养殖大户,目前申报家庭农场并得到政策扶持的有167家,年收入均达20万以上,最高有80万元。

  据介绍,自2009年首批5家试点家庭农场获得成功后,2010年家庭农场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主要有种植、水产、种养型和循环农业型等四种经营模式。“江夏养猪多,新洲养鸡多,汉南蔡甸种菜多,黄陂种植多。”该人士说。

  该人士介绍,所申报的家庭农场主必须是武汉市农村户籍、从事农业生产发展的农户,且具有高中或相当于高中以上水平,具备市农广校以上部门颁发的“绿色证书”,具有5年以上主产业种养经营等。

  目前,武汉市对家庭农场采取“先建后补”, 平均每家获补贴近4万元。

  该人士指出,近年来,虽然大部分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向城镇转移,脱离农业,但仍然有部分懂农业技术、懂经营管理的农村青壮年劳动力愿意从事农业经营,他们就是今后的“职业农场主”,可以适度流转部分转移劳动力的土地资源,有利于解决“谁来种田”的问题。

  按照武汉市农业局规划,到2015年将发展1000家家庭农场,运营成熟后,还将探索“合作农场”、“公司+家庭农场+基地”等模式,降低家庭农场的经营风险,提升家庭农场组织化程度。

  ■专家谈

  一家家庭农场投入在30万元—50万元

  湖北省社科院农村经济研究所所长邹进泰表示,传统一家一户的经营方式生产效益低,面临着被淘汰的境地,而家庭农场适应中国国情,既可提高土地效益,又能激发农村生产要素潜能。

  按照目前规模计算,家庭农场投入在30万元—50万元,一些农户觉得门槛高。

  “家庭农场不是针对个体农户。”邹进泰说,家庭农场主,一种是在外务工多年,有一定积累的农村人,希望返乡务农;二是有多年的种养殖基础,在此基础上扩大经营规模的小农场主。

  在邹进泰看来,眼下政府给予一次性资金补贴是一种形式,今后还可给予土地整理、农机补贴等项目补贴。

  邹进泰说,眼下种蔬果、养水产等,经济收益明显高于种粮食,所以很多家庭农场倾向种植蔬菜、养殖水产等,建议政府项目补贴多倾向种粮、棉花等种植行业,这样才能解决粮食供给难题。

责编:娄琦

一周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