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频道 收起频道

武汉领跑农村产权制度改革 中部农交所四年成交76亿

新闻中心 > 武汉

2013-02-19 07:38 来源:
【字体:

楚天都市报讯 (记者刘莉)“家庭农场”同时进入中央一号文和省委一号文,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创新农业经营体系。记者昨日从武汉市农业部门获悉,在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上,武汉做出了多项领先全国的探索。

  2011年底,武汉获批新一轮全国农村改革实验区,是唯一的副省级城市,试验项目为“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在全市9个街镇和武汉农村综合产权交易所试点将农民和村集体资源资产转化为资本。

  武汉农交所2009年4月正式挂牌,是全国第三家,中部首家。成立至今,以土地经营权为主,涵盖“四荒地”使用权、养殖水面经营权、农业类知识产权等9大类,累计交易76.5亿元,涉及农村土地面积83.74万亩,惠及14万农户,创造了交易品种最多、交易规模最大、农村产权抵押贷款总额最高等多项全国之最。

  参与武汉农交所构架方案的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院长徐勇教授说,农村产权交易还有很大的增长空间,农交所作为中介平台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现实中,在土地经营权流转途径上,还是以亲友介绍、村集体协商、双方直接洽谈等传统方式为主,土地流转的市场化程度还不够。

  他告诉记者,目前土地流转形式以出租为主,真正转让经营权的比较少,而且土地经营权都分散在农户手中,要连片成规模地流转很不容易。土地出租期限也普遍偏短,以三五年居多,甚至一年一租,短期行为多。

  徐勇说,农业生产是一个长期过程,种田大户流转土地、进行总体规划、基础设施和机械投资等,成本投入较大,收益需长期经营才得以保障。因此国家政策应连贯统一,畅通土地流转环节,使农村资源能够有序流动,释放活力。

责编:DH

一周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