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频道 收起频道

22名代表联名建议“中三角”上升为国家战略

新闻中心 > 武汉

2013-03-07 05:24 来源:
【字体:

 (长江日报特派记者胡孙华)昨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湖北代表团22名代表联名递交《关于大力推进长江中游城市群建设案》,吁请国家像支持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三大城市群一样,尽快将长江中游城市群(即“中三角”)建设发展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培育中国经济增长第四极。

    这22名代表中有武汉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李晓红,华中农业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邓秀新,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副理事长于革胜,华中电网党组书记毛日峰,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院长童国华等。

    建议案从四个方面阐述加快长江中游城市群建设发展“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在国家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中,长江中游城市群是重要的节点区域;在国家实施扩大内需战略中,长江中游城市群是主战场;在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长江中游城市群是强大引擎;在国家实施新型城镇化战略中,长江中游城市群是重要载体。

    代表六大建议

    ——将长江中游城市群建设纳入国家正在制定的《全国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规划》等相关规划,由国务院成立领导小组总体指导和区域协调。

    ——尽快研究建设武汉—九江、九江—合肥、长沙—南昌等城际铁路和武汉—合肥高铁改造,在武汉、长沙、合肥、南昌四省会城市建设铁路大型互乘站,形成环状快速铁路网,构建四市互达2小时经济圈。

    ——在重大产业项目建设布局上向长江中游城市群倾斜。支持城市群吸引国际资本和承接产业转移,比照西部大开发政策,实行15%的企业所得税率。

    ——允许城市群内的部属高校、科研院所开展科技成果处置权和收益权改革、股权激励改革试点。在城市群设立国家级的技术交易市场、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

    ——将武汉、长沙、合肥、南昌列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试点示范城市。

    ——将长江中游城市群确定为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支持城市群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积极开展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建设试点。

责编:王霖川

一周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