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频道 收起频道

“校外接伢”引起家长不满

新闻中心 > 武汉

2013-03-14 05:31 来源:
【字体:

    (武汉晚报 记者戴维 见习记者朱蕾)原本允许家长进校园接孩子的学校,在新学期开学后却以存在安全隐患为由,将孩子们“赶出”校园,集中在校外的人行道上等待家长来接。不少家长对学校的这一做法很是不理解,认为所谓的安全隐患是借口,实质是将安全风险转嫁给了孩子和家长。昨天,记者接到报料后对此事进行了调查。


    校外设接孩子等候处

    这件事发生在汉阳钟家村小学。昨天,该校家长李女士向本报新闻热线82333333反映:新学期开始后,该校一改以前允许家长进校园接孩子的做法,强制要求每个年级的孩子放学后离开校园等待家长接走,校方在校门外的树上特意挂上了一排标有“等候处”字样的牌子,但这一做法大多数家长并不认同。

    李女士还比较了新旧接孩子方式的不同处,她说:“因为我的孩子小,我觉得以前的方式蛮好,放学后孩子就在教室里等,家长去班上接,小孩既不用吹风晒太阳,也不会瞎跑,很安全。现在孩子们都挤在人行道上等家长,钟家村小学周边车流量很大,人也杂,万一小孩乱跑很不安全!”

    小学生过马路存在安全隐患

    昨天下午4点半,钟家村小学西门外已经聚集了不少来接孩子的家长。记者看到,钟家村小学有两个校门,一个在桥西路,一个在汉阳大道上,设置在桥西路上的等候点,孩子们需要过一条马路,相对来说更危险些。

    下午4点50分,几名老师牵起两根线将西桥路截断,轿车、电动车都被拦截了下来。在班主任的带队下,一年级的孩子首先出了校门,通过临时拦截出的过街通道,走到马路对面的家长身边。

    记者看到,虽然每个班都有老师带队,但也会有孩子等不及过马路就突然“脱队”,而且一旦过了马路,孩子们便一哄而散,老师来不及确认是否每个孩子都来到了家长身边。一个年级通过后,牵起的线会放下几分钟,长时间停滞的车流迅速动了起来,落单的孩子随时有被撞的危险。

    下午5点左右,一辆黑色电动车突然突破了“防线”,速度极快地冲过了这条临时过街通道,在过马路的三年级孩子中引起一阵恐慌,幸好左冲右突的电动车惊险通过,并未撞到人。

    有家长质疑学校“转嫁风险”

    学校放学是下午4点50分至5点20分,放学后由低到高各年级依次出校门,整个过程持续半小时左右,因此学校是按照各年级出校门的时间通知家长前来接孩子的。

    王先生的孩子读五年级,是最后一批出校门的孩子。为避免接不到孩子,王先生一般提前半小时就来了,“毕竟这是条马路,又只牵了两根线,车辆‘闯关’的事情偶有发生,太不安全了。”

    李女士的孩子在读一年级,她并不反对在校外接孩子,但她还是有些疑虑,“老师把孩子送到马路对面的做法能避免些危险,但遇上雨雪刮风天气就很不方便了。”

    记者采访的30来位家长中,大部分家长还是觉得进学校接孩子安全些,一名林姓家长更是气愤地说:“学校这是在转嫁风险,认为孩子出了校门就可以免责了,而且是逼着家长提前来接,因为来晚了孩子就要站在马路上等,这比坐在教室里危险得多,哪个家长会不担心?”

    校方:校外接孩子最安全

    昨天,记者也看到,钟家村小学的朱校长为了确保孩子们安全,放学期间他戴着红袖章,一直在校门口组织协调,直到最后一个班的孩子安全出了校门,他才取下袖章走进门房喝了口水。

    据介绍,学校没有强制要求家长来接孩子,但会要求不来接孩子的家长签一份“不接协议”。而以前允许家长进学校接孩子至少有三大隐患,第一大隐患就是不法分子会冒充家长混进校园,不仅对孩子安全不利,不少老师的手机、钱包、电动车、电脑等也都在放学期间被盗过。

    另外一大隐患则是,有家长为了方便,会骑车甚至是骑电动车进校园,而钟家村小学是分年级错时放学,低年级放学时高年级孩子还在上课,电动车闯进校园,容易给孩子和家长都带来伤害。

    第三大隐患是,家长大多提前来接孩子,进校门后就会直接来到教室门口,会让孩子分心,影响教学。

    对于新的接孩子方式,朱校长说:“我们这完全是出于安全考虑,也是汉阳区教育局、市政府有关部门要求的,更是全市学校通行的做法。”
    (报料:李女士 奖金50元)
  

一周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