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求职者被雇演“死者家属”触碰法律红线
被雇冒充亲属讨说法
“(雇主)本来可以通过法律途径解决。我不该冒充亲属去闹事!”昨日下午,孝感来汉农民工伍洋(化名)颇为自责地对记者说。
据伍洋介绍,前日上午9时30分,他正在汉口集贤路硚口区人力资源市场外闲逛时,一名络腮胡男子找到他,称有人家里出了一点儿事,需要大家去“造势”,大概只要一两个小时时间,每人酬劳60元。
随后,伍洋与劳动力市场16名求职者一起,被带至武胜西路一棋牌室,并接受了简短的“培训”。“我们的任务,就是冒充死者家属,在酒店旁边聚集,为他们造势!”伍洋告诉记者。伍洋于是与另外16名求职者一起,乘坐一辆中巴车来到江汉区,步行至事发酒店前与死者家属会合。
到了中午12时许,络腮胡男子给每名临时“家属”发了10元的餐费。在死者家属与酒店的交涉中,伍洋才逐步了解到,酒店方坚持要求走法律程序,而死者家属拒不同意。
令这些“演员”没有想到的是,纠纷双方协商时分歧较大,并没有在短时间内达成一致,直至当日下午5时30分左右,他们才结束了一天的“工作”。当晚6时许,17名求职者每人领到60元的报酬。
据介绍,17名求职者的年龄从20多岁到50岁,其中有三名女性。“以后,这种‘造势’的事我再也不干了!”伍洋后悔不迭地说。另一名小伙子则表示,承接这种“灰色”业务很正常。
受雇到赌场凑人气
这些求职者确实经常碰到一些“灰色”业务。伍洋告诉记者,此前他曾受雇于一名风度翩翩的男子,任务是让他跟踪男子的妻子。男子当时掏出一张漂亮女子的照片,称这是他当教师的妻子,因妻子经常不归家,他担心妻子与校长有不正当关系,于是让伍洋跟踪他的妻子。伍洋跟踪20多天发现,被跟踪的女子每天放学后,都是到她姐姐的住处,并无什么异常。
求职者老李表示,只要不是偷盗和抢劫,有人聘请他都会答应。此前,曾有人请他到附近的大医院,夜晚排队帮人购买专家号。
还有一名外来求职者表示,由于人力资源市场外的求职者,不仅对收入的要求不高,对所做的事情也很少选择。他称,他与20多名求职者一起,乘坐一辆大巴车到市郊一赌场,下车前每人发两三百元,让他们在赌场充当“豪客”制造“人气旺”的假象,以吸引他人来参赌。
灰色业务已触法律红线
昨日下午,集贤路硚口区人力资源市场,市场内求职者只有数十人,而市场外马路两侧的求职者则达到数百人。据了解,这是因为求职者进场要交纳“职介费”。一名求职者介绍,灰色业务经常发生在场外。对此,该市场秦传冯表示,他们并没有权力对场外的大量求职者进行约束。
华中师范大学社会学院社会学教授梅志认为,有些求职者过得十分艰难,值得社会关注、帮助和同情;但冒充家属聚众闹事涉嫌违法,任何违法行为都会受到法律的制裁。他提醒广大求职者,在“拿人钱财受人指使”时,一定要认真掂量掂量,所作所为是否在法律法规许可的范围之内,切莫触碰法律这根“红线”。
责编 wl
一周热门
- {{index+1}}{{item.title}}